當前報章為 第 12837號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
加強居民自我認知助防疫
2021-08-20
【特稿】衛生局在8月16日的疫情發佈會上透露,「將推出措施加強到私人診所就診的有發燒等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狀病人的篩查,同時已新增有腹瀉或乏力症狀都要在澳門健康碼申報,並會因此變「黃碼」受限,須做一次核酸檢測且結果陰性才會變回「綠碼」。」另外,近日,網上社交平台有網民指,有藥房要求購買感冒、退燒藥類的人士需要出示48小時內陰性核酸檢測證明,事後藥房業界指可能是個別藥房對於衛生局新指引/措施理解存在誤解所致,相關藥房已將有關告示「下架」。對於衛生局對私人醫務業界的篩查指引,坊間有支持、有反對; 筆者認為,最重要是提高市民對於新冠肺炎病徵的認知,透過加強居民自我認知意識,主動接受及配合防疫,有助防疫更有效。
衛生局各最新發佈指引均列明,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减退、腹瀉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症狀,當局亦已更新健康碼中申報有否症狀內容,除原有「發燒」不變外,另一欄由變更為「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或其他呼吸道症狀」;並會因此變「黃碼」受限。局方稱,新冠肺炎的社區風險仍未解除,「多做一步就可確保社區的安全也更令人安心,且做核檢也是很便利的。」市民對有關做法,有支持、也有反對,支持者認為雖然出現上述症狀求診時,會因為需要再另約核檢、走多轉而變得費事、麻煩,但可以更安心!也對整個社會更有保障。 反對者則憂慮費時,令輪候時間更長,「唔舒服等睇個醫生、核檢,少則10個8個鐘、長則大半日!十分折騰!」故有意見提出,希望在私人醫療機構,包括診所可以提供一條龍式服務,不要讓病人走來走去,增加社區傳播風險之餘又折磨病人。
一家四口本地確診家庭個案中,四人的症狀由於不重,也可能陪同交流的老師、回澳後共同生活的父母,對於新冠肺炎病徵的認知不深,缺乏了自我認知、篩查一環,以為只是普通「唔舒服、熱氣、天氣乾燥」!失味覺、嗅覺不以為然,在兒子等候急診期間,由於醫生的疏忽,未有按指引做核檢,而出現漏診、繼而出現延誤治療、社區攔截及社區傳播風險增加等後續問題。由此反映出,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目前,局方致力進行新冠疫苗的接種及社會推動工作,時有透過電視廣告,推動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及了解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可能出現的反應等。疫情已經持續一年半有多,過程中,市民對於新冠肺炎的認知可能由於訊息的參雜有誤解,衛生局應該重新整理,加強社會對於新冠肺炎的正確認知,讓市民提高認知,藉先提高自我把關成效,再推進不同層面的把關。
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