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873號

2021年10月01日

星期五

舊照片

看得見的記憶

2021-10-01

『派報紙』(圖右)是60年代一種有點難度的職業

『看得見的記憶』展覽照片有序地讓人們對近八十年來的澳門有所認知

上世紀60年代照片反映當時民生狀況仍樸實

1953年首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起跑點擠滿觀眾(攝影名家李玉田拍攝)

攝影名家李玉田先生拍攝的七十年前關閘口人流稀少情景

『吳陳比武』墟冚情況在懷舊照片展看到(攝影家譚啟漢拍攝)

博彩業對本澳勞動市場很重要

工程造價逾廿五億的青茂口岸(粵澳新通道)於今年九月八日開通,讓粵澳兩地居民往來更加方便,當局預計青茂口岸每日可處理廿萬人次出入境,可分流關閘口岸約三分一通關人流。在青茂口岸開通後,澳門往內地陸路通關通道已增至五個,包括橫琴口岸(即昔日蓮花大橋口岸)、青洲珠澳跨境工業區、港珠澳大橋口岸、青茂口岸,以及歷史最悠久、至今仍是最繁忙的關閘邊檢大樓口岸。在廿二年前,澳門往內地的陸路關口只有關閘,至回歸前;才新增了蓮花大橋口岸,而在七、八十年前,從關閘進出的人次可謂寥寥可數,今天每日從關閘進出者眾,與當時相比判若雲泥,從前輩拍下的昔日圖片可印證。

近日,荷蘭園望德堂區馬忌士街剷走了葡式石仔路,改鋪了水坭路面,引起了對該區的景觀風貌不協調的爭議。負責工程的市政署則強調,工程全為市民的安全而進行,文化局亦稱;在文物的保護角度而言,石仔路非該處最原始材料,故同意因公共安全考慮去改造,沒有犧牲歷史原真性。

城市的發展,勢必對文物和區域環境有所改變。上世紀中,澳門發展較為緩慢,尤其是踏入六、七十年代,城市發展因政治氣候和其他環境因素影響,發展幾乎在停頓狀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國際環境向好的情況下,澳門才有較快發展,多項城市規劃工程展開,松山隧道的開鑿、通車,因應配合松山隧道工程,高士德馬路一帶區域亦受影響,包括加建高士德馬路連接隧道的天橋,剷走馬路中心的大樹等等。

另外;新口岸外港碼頭亦重新規劃興建,新填海昔日菜地被收回後亦於八十年代開始陸續開闢馬路,興建新城區,區內高樓大廈相繼湧現,包括現時的治安警察總部大樓,亦是此年代建成。

踏入廿一世紀後,澳門整體發展迅速,尤其是在城市發展方面變化更大,很多街道建築都有急劇改變,石仔路、坭土路變柏油路或混凝土路,舊式唐樓、洋房變高樓商廈,林蔭大道變繁囂大馬路,居民生活模式都由樸實變現實,一切、一切,都因為發展影響。

一切都因為發展

昔日的葡式石仔路,由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已逐漸減少,當中包括原鋪設在荷蘭園和其他舊城區的石仔路,而為『美化城市』,加大發展旅遊業,當局亦將不少街道改為『行人專道』,以議事亭前地最為突顯。八十年代初,該區還是可以通車的,且是『雙行線』,圍著當時前地的『三角形』噴水池兩邊行車,八十年代後才不准通車,改為『行人專道』,並將該區至板樟堂一帶路面,改鋪為『有特色』的葡式圖案石仔路面。

記憶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澳門很多街道是石仔路,除了是因為葡治時代帶入的文化外,也因石仔路有其耐磨性的功能存在價值,很多老澳門都認為石仔路是澳門城區的文化特色,而前輩攝影師多愛拍攝以石仔路為背景題材的沙龍照片,都因為感覺石仔路的街景很美。

攝影留下澳門街昔日情

在城市發展,時代變遷下,昔日城市環境都已逐漸消失,可說是無可奈何,究竟澳門上世紀中城市是何模樣?街景如何美麗?民眾生活文化是何模樣?數十年的發展過程又有甚麼轉變?還有已連續舉辦了六十七載,被視為澳門最品牌項目盛事、經典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在六十七年前的首屆賽事情況如何?昔年的新花園『吳陳比武』有幾『墟冚』?

除了網民在社交媒體上載的懷舊照片或可看到外,大家不妨觀賞現時正在市政署大樓內展出的,題為澳門情懷『看得見的記憶』懷舊照片展,可發現被稱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門,由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城市發展的片段,以及昔日澳門居民日常生活的景象。

『看得見的記憶』懷舊照片展分為四個部分,包括『滄海桑田』、『城市記憶』,『昔日行業』及『看見記憶』。展覽由澳門攝影學會主辦,市政署推動及協辦,市政署表示,冀透過展覽,讓年青一代認識澳門的舊事物,增加對澳門歷史的了解,從而強化認同感。『看得見的記憶』展期至十月十日,大家不可錯過,尤其是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