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建議政府關顧疫下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1-10-19

工作團隊拍照留念

【特訊】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下,澳門心理學會於10月17日下午二時假網上平台舉辦澳門心理學會2021年學術年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反覆,在不斷變動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心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兒童及青少年在變動的環境下成長,家庭的壓力及各種防疫措施的限制,心理健康更備受挑戰。澳門心理學會理事長程美珍表示,疫情考驗著人們的心理韌性,多項的研究及調查均發現兒童及青少年在疫情期間的情緒問題均有上升的趨勢,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多項服務應對,但現時服務內容仍有限制,欠缺連貫性及系統性的安排,建議配合國家教育政策,加強心理健康課程的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的校本課程內,從小培養學生認識情緒,提高學生自助、互助及求助的意識。

今年學術年會以「青少年的『心』耕建造──後疫情時代的正向心理發展之路」為主題,特別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王建平教授、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林瑞芳教授、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李筱蓉臨床心理師和澳門精神科醫學會何志榮醫生為主講嘉賓,共同探討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如何聯動家庭、學校、醫療機構及社區資源,系統性地發展正向心理活動及課程,提升青少年適應轉變的能力。

是次年會吸引了三百多位來自本澳不同服務單位的專業同工及社會人士參加,包括學生輔導員、心理輔導員、心理治療師、社工、教師及醫療人員等,反映出本澳巿民及專業同工對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為配合防疫指引,是次學術年會透過網上平台Zoom進行學術交流,同時於Facebook專頁上進行現場直播,令更多有興趣的人士能參與其中。學會期望藉着是次年會,借鑑不同地區的服務經驗,創造符合澳門兒童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共同努力『心』耕,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