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打卡點
2021-11-19
常言道:“麻雀雖小,五臟俱存”。往昔常用來形容為澳門特色,在面積不足40平方公里卻能走遍里斯本、威尼斯、巴黎、倫敦等“名城”,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小而精的比喻,實不為過。
自回歸以來,不少人認為這小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不但成為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人均GDP更位居世界前列,官方尤喜頌讚活在澳門最幸福。澳門種種福利因經濟發展伴隨而來自不可被忽視,但只要是土生土長的想必有所體認,澳門一直存在兩個平衡空間。本地居民生活環境,依舊是住在過往的“麻雀”,超市、醫院、學校與餐館密集在一起,更有日漸擠迫的趨勢;另一邊廂,則是提供予遊客的享樂空間,起初是各大博企與鄰近的娛樂場所,及後因應博彩業牽動的各大手信店、藥房成行成市;而在旅遊版圖漸漸覆蓋澳門的地圖,也促使某些街道被重新冠名,賦予新義:波鞋街、手信街、名店街,時至今天,兩個平衡空間已是交錯重疊,密不可分。
為了拓展旅遊商機,政府近年“創造”了不少新景點,破舊外牆重新著色、在幾處樓梯、街道重新塗鴉,找來“網紅”宣傳各大小咖啡館,這種為符合當下“打卡”文化,著重強烈視覺效果,並能以低成本進行宣傳,在國內外實非新鮮事。但藉由“借用”民居讓出生活空間以換取商機的手法,與澳門政府的惠民利民口號似有點背道而馳。畢竟,一地政府在非交通黑點地段,只是為免行車在天雨中可能出現跣軚情況,便毫無顧慮、義不容辭地把別具特色的葡式石仔路起走,如此為民的政府,豈能容忍受市民備受各路遊人的滋擾?
假使,澳門市民的生活與遊客的享樂空間注定是無縫銜接,作為世界文化匯聚的歷史名城,在把市民家門口變成“打卡點”之前,會否考慮更善用一直存在的潛在打卡點?一則為旅遊,二則為民,例如博物與展覽館。
按旅遊局網站顯示,全澳共有43個與博物及展覽地點。澳門的博物館規模雖然不大,但全都與澳門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事實上,這十餘年來當局亦為推廣這些博物館費盡心思,引入高質素的展覽、試過發行通行證、舉辦親子活動,售賣特色精品等。參照疫情前出版的《澳門年鑑》統計數字顯示,部份博物館每年接待量超過數十萬人次不等;而小型的博物館只録得數萬人次,某些無從稽考,此種差異側面顯示了澳門博物及展覽館一直存在的問題。
無妨以最受市民與遊客歡迎的幾間展館為例。澳門博物館有著“先天優勢”,而位置大三巴更是佔了地理的先機,館內盡是珍貴文物,吸引遊客自不成大問題;相反,由於展館大部份館藏都是市民觀賞過,或為親朋“導賞”,反未能吸引澳門居民抽空前往。因此,舉辦特展的方向,倒應該以如何吸引居民前來為優先。以近日澳門某校的歷史珍藏展為例,該展覽除了滿載了不少該校校友的回憶外,更見證了澳門教育史發展的一頁,但觀乎展覽的宣傳渠道與手法,訊息只能在校友圈中廣傳,相關議題的研究者、從業者,又或就讀該專業的學生似未有強烈興趣,更枉論與澳門市民拉近。這不單與策展團隊有關,更值得思考的是,展覽背後目的又或是否做到博物館教育的意義? 即便,博物館能否把本地的歷史圖像、文化意像作有效的傳遞,讓市民更熟悉,甚至進行傳承?
與之比較,諸如藝術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澳門科學館,以及消防博物館等,其社區教育推廣的功能則值得其他展館參考。除附有吸引親子活動的展覽外,歸其原因,推出的各項主題體驗活動,讓不少兒童能在遊玩中學習,自然成為家長首選的親子周末好去處。若進一步分析,關係到展館的展出定位與宣傳本質上的差別:為了吸引市民前往,加入配套的藝文活動,與此同時,透過經年入校進行宣傳,累積足夠的“客源”,有助於推廣社區教育的同時也能有利於展館長遠發展。假使政府真的要發展“打卡點”,可不優先考量這些本身能聚集人氣的地點?
而有些主題展館,更只是徒有展出的功能,不但未能吸引市民,遊客對於再度前往觀賞更是興味索然。所說的如鄭家大屋、盧家大屋,路氹歷史館,以及國父紀念館等,部份或因空間有限,又或是基於非政府持有,調節有限。但自回歸以來,相關的展覽便是十年如一,展館除了原有的歷史遺產,館內活動既無新意,主題展覽也未毫無特點,這想來絶非空間不足便可以解釋。主館的定位為何?存在的意義與目的?如何提升遊客心中的知名度?怎樣才能吸引澳門居民前來?作為別具特色的歷史展館是不可能迴避上述的問題。
在澳門更有一些展館似有若無,市民與遊客也未必前往遊覽,更莫說要一去再去,例如:沙梨頭更館、魯班先師木工陳列館,葉挺將軍故居等,投入的成本與每年的維修費用不得而知,但既然已投入運作多年,何不花點心思進行推廣與活化?現在是空有展館之名,並無其實。單就本澳各博物館的成功經驗便足以借鑑,且勿論國內外博物館的推廣手段。
近年,國外不少博物館因為疫情變化只能暫緩對外開放,但從沒有真正閉館。反而是奇謀盡出,履行其作為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並保持人氣。某些博物館實行日出數post,以鬼馬語調介紹館內珍藏,讓人安坐家中也有如置身於博物館內;亦有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定期分享導賞心得,又或以“吹水”的方式,分享各類館藏背後的歷史與故事,傳道授業。當然,少不了舉行Live show,讓更多網民對博物館與其館藏有更深入了解。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行,作為旅遊城市的澳門受到嚴重打擊,實屬意料中事。政府順應潮流,希望多設打卡點為後續旅遊業復活鋪路,情有可原。惟是,在借用市民生活空間發揮創意之前,不妨善用既有資源,思考哪些已花了無數公帑的展館如何生存下去,否則再多打卡點也不會獲得掌聲,反成民怨。更何況,在一地旅遊業而言,創設的打卡點往往只會一瞬即逝,充其量只能換來短期效益,對長遠發展了無助益。只有那些富含當地人文氣質土壤,落地生根的果實,才會讓市民與遊客在打卡前,記住那張出post相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