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人才 創造就業
是說笑
還是應認真?
2021-12-17
新冠疫情令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表露無遺。特區政府銳意發展四大新興產業(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文化體育),帶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但澳門缺乏相關人才。政府由上月公開諮詢「人才引進制度」,至本月24日截止。
擬引進三類人才發展四大產業
「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建議設立 3類專項計劃,引進「高端人才」、「優秀人才」和「高級專業人才」。「高端人才」即諾貝爾得獎者等公認稀缺人才。優秀人才是行業領軍人物,可帶技術、核心團隊落戶推動產業加速發展;高級專業人才即有較高學歷、專門技能和專業經驗。首階段重點引進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及文化體育 4大新產業的人才。
高端及優秀人才,允許以跨境、移動方式服務澳門,無須獲本地僱主聘請;高級專業人才須先獲得本地僱主聘請,薪酬須達到一定水平。限額方面,高端人才不設限額;優秀人才及高級專業人才,將採取定額、定向、定點的方式,作出科學估算,釐定引進額度上限。參考香港經驗,首階段每年引進數量不超一千名。
諮詢文本也提出,「高端人才」、「優秀人才」及「高級專業人才」的「澳門居民身份」的續期年期為三年;須符合相關計劃的要求及條件,才能獲准。永久性居民身份方面,諮詢文本提出,如申請人屬中國公民,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向身份證明局提出申請,經身份證明局核實後依法發出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如申請人屬中國公民以外的其他人,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並以澳門為永久居住地,向身份證明局提出申請,經身份證明局核實後依法發出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文本亦建議設立「人才引進審核及建議委員會」統籌人才引進工作,並負責審議擬引進澳門的人才以呈行政長官批准;同時增加人才發展委員會的職能,負責研究和執行人才引進政策措施及各類人才引進計劃;此外,由治安警察局接收及初步處理申請文件。「人才引進審核及建議委員會」成員包括︰相關範疇的主要官員、政府代表、社會傑出人士,並邀請知名專家共同參與組成。
舊制度備受批評 新制度創造就業?
其實本澳並非沒有引進人才制度,但因為執行過程出現眾多弊病,社會長期批評相關制度是「偽專才」、「假聘用」,廉署報告亦曾批評「投資及技術移民」審批欠嚴謹,貿易投資促進局前主席張祖榮亦涉嫌在審批投資和技術移民申請時涉貪被捕。因此,公眾對於引進人才有比較多戒心和質疑,擔心政府引進了「偽專才」無助推動產業發展,同時對本地人就業帶來衝擊。
而政府今次的「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亦總結現行引才制度與相關機制的執行情況的幾個主要問題︰1. 缺乏清晰的引才政策與方針;2. 欠缺公開透明的評審機制;3. 審批時間較長及程序繁複;4. 缺乏明確需要引進人才的種類及條件;5. 未有針對性考慮人才的配套需要。
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在較早前舉行的公眾諮詢會上表示,「人才引進計劃」的初心不是想取代澳門人,而是為了澳門人好,以澳門人的利益和感受出發。正因為本澳經濟單一,故需加快引進人才,支持發展 4大新產業,引才制度並非搶本地人飯碗,而是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更多本地就業機會。「人才引進計劃」是輔助澳門的人才,透過人才前來輔助澳門產業多元,引進的都是本地緊缺的人才。
須同時做好本地人才的培養和提升
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澳門人並不反對引進真正的人才促進產業多元發展,但政府必須革新有關漏弊,做到資訊透明、制度嚴謹、促進產業、帶教澳人等目標,才能給居民信心。她認為,政府引進人才來澳的同時,亦要重視本地人的發展,尤其年輕人有發展空間,不要讓無度的輸入造成不公平的競爭,影響本地人就業機會和發展前景。
李靜儀認為,政府須有實質計劃做好本地人才的培養和提升,確保獲批來澳的是真正高端專業人才,亦要發揮到推動經濟產業多元以及負起帶教本地人才責任。「一開始澳門無人識做,都要請一部分實習,唔可能完全話澳門無人才,到十年後都仍然沒有本地人可以參與產業核心的工作。」
她亦批評,政府過去在統籌有關人才培養計劃方面十分不足,就連一系列涉及培訓的法規都相當過時;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仍然欠缺未來重點產業的本地人才培養計劃,令人失望。李靜儀促請政府做好有關人資需求,以及本地人才資料庫等研究工作,科學決策才能更有依據。政府須掌握澳門需要的人才種類及數字,做好分析研究,讓社會都能清晰知道,在完善制度的同時,落實明晰的人才培養規劃。
有機會就有人才和資金
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表示,政府計劃推出的「人才引進制度」,大方向是沒有問題,關鍵是有很多細節都未有披露。其中包括諮詢文本提到的「高級專業人才」與現時的專業外僱有何分別,政府將來亦必須要向社會清楚交代。因為過去所謂的專業外僱制度是千瘡百孔一直為社會詬病,政府需要提高透明度才能挽回公眾信心。
現時全世界都在激烈地搶人才,澳門到底又有何優勢可以吸引到真正的人才呢?甄慶悅坦言,澳門對於真正的人才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因為「哪裡有機會,哪裡就有人才,哪裡就有資金,必須要有產業俾人見到,才有吸引力。」他指出,澳門是低稅收的地區、治安好、有言論自由,這些優勢對於內地專才較有吸引力,「內地專才來到澳門,取得澳門身份證,資金可以自由出入,資訊自由,自由出國等等。」但這些對於國際專才而言卻沒有什麼吸引力。
他說,澳門要更好地吸引人才,必需先有產業和政策,才能讓人看到潛力,但澳門現時說要發展四大新興產業,其實是虛的,「唔係話橫琴有塊地就有潛力」,一定要有產業,有目標,有政策,「有產業自然會有人才,澳門就可以在產業升級過程得到提升」。
澳門要走國際化路線
甄慶悅指出,國家賦予澳門「一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一平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發展定位,其實就是要走國際化路線,「要連通海外,服務澳門,輻射到內地大灣區,澳門要做好呢個角色,澳門要做中國的窗口和橋樑。」澳門的競爭對手並非珠海,東莞,中山,而是香港、新加坡、東京、首爾等等國際化城市。因此,澳門需要更多國際化的人才,才能與鄰近地區競爭。
他說,澳門要吸引到國際化的人才,社會亦要國際化,法治水平、語言能力,人口質素都需要同步提升,但現時澳門卻讓人看到是越來越內地化,這其實與國家賦予澳門的發展定位是背道而馳。「要吸引國際化的人才,軟實力更加重要,例如攤開所有報紙,連一啲批評聲音都無既,全部都係講外國勢力干預,菲律賓人去大三巴支持自己國家的選舉, 咁都要話要拉要鎖,通街都係天眼,又要人面識別,咁既環境之下,點樣吸引到國際人才來澳呢?」甄慶悅說,真正的人才並非見到機會就一定會來,而是會平衡發展機會與生活質素,「人哋都會諗值唔值得犧牲咁多嘢,而去換呢啲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