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島內『獨派』再鼓譟『正名』

欲以『台灣』名義參加巴黎奧運

2021-12-25

【香港中通社12月2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中華台北隊運動員在數月前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趁此風潮,島內又有“獨派”人士發起2024年巴黎奧運會“正名公投”。

台媒報道,台“中選會”23日審議民眾發起的“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4年巴黎奧運?”全台性“公投”提案,經審議認為有舉行聽證會的必要,以釐清相關爭議點。

發起該項“公投”的民眾聲稱,會準備好聽證會,相信可以順利通過。畢竟2018年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都能順利成案,“巴黎奧運正名公投”想不到有任何理由不會通過。

2018年台灣前田徑運動員、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政策顧問紀政發起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主張以“台灣”取代過去的“中華台北”名稱,參加東京奧運會及所有國際賽事。當時包括東京奧運舉重金牌得主郭婞淳、羽毛球好手週天成等一眾運動員擔心“正名公投”影響參賽權益,齊聲表態反對,甚至還因此遭到網軍“出征”。

  儘管“東奧正名公投” 最終未通過,但直接的影響是,2019年原定在台中市舉辦的東亞青年運動會被東亞奧協取消。國際奧委會更三度發函給中華台北奧委會,提醒若試圖違反《洛桑協議》,可能中止或撤回對其會籍的承認。

  面對各方壓力,台行政機構終於在“公投”前夕公開表示,以中華台北名稱參賽,是國際奧委會的規定。當局為維護選手參賽權,始終遵守協議,未來也會遵守相關規定。

1981年,台灣奧運組織與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簽署協議,確立了台灣地區以中華台北名稱參加奧運會的規定,即“奧運模式”。台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此前曾批評,“東奧正名公投”已被否決,再推所謂“正名”沒有意義,只會害了台灣,不會對台灣有好處。

台灣《聯合報》發表社論指出,台灣運動員受“奧運模式”保障,得以在全球賽事中公平競爭並彼此交流學習。今年以來中華台北隊多次在場上與來自大陸的選手碰面,雙方各憑實力展現君子之爭,也顯示和平競技與交流的良善循環。蔡英文上台以來,兩岸民間交流幾乎告停,體育是少數的“非戰區”。民進黨當局若有心照顧選手,就不該在體育賽場點火,焚毀年輕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