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擴大社會面核酸篩查

2022-03-16

【特稿】事隔半個月,市政署又在14日深夜查出一批來自香港的奶製品外包裝膠捆膜樣本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標本,記得上一次是在3月1日,也是在同一類型的奶製品外包裝膠捆膜上檢出新冠陽性反應。不難看出,來自香港的奶製品在同樣的倉儲以及工作環境下,無論是包裝工人或者是運輸過程中,都有將新冠病毒攜帶上抵澳貨品的可能性,若不從源頭上加以杜絕,貨物抵澳以後若只是在抽檢中被“幸運”抽中發現病毒,那麼這種有可能“禍害全澳”的貨物可能會成為突破澳門防疫來之不易的努力,畢竟奶製品出貨迅速受眾大,所有抵澳的貨物,從輪船到碼頭,再轉運到各超市、零售店等倉庫、商店等地方,轉手次數太多,隱藏的風險極大。

三月份以來,國內多個省份、地區相繼爆發新冠疫情,特別是受“奧密克戎”病毒株具有傳播隱匿、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影響,若早期不被發現,那麼就很容易形成社區大面積傳播的可能,特別是這次從香港特區、吉林省大範圍傳播的“奧密克戎”新冠病例來看,一旦被病毒突防,那將是幾何級別的增長,防不勝防,從香港案例來看,甚至能拖垮一個發達城市的醫療體系,不可不防。

本澳社區社情跟香港相似,一旦被“奧密克戎”突破防疫戰線,爆發本土疫情個案,根據從內地相關省市以及鄰近的香港特區案例來看,無症狀感染者接近九成以上,在日常沒有硬性要求市民作核酸檢測的環境之下,那麼一個無症狀感染者就會一傳十、十傳百擴散,這樣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短短半個月不到,香港特區的社區防疫就被破防甚至陷入疫情的沼澤,隔離病房爆滿、醫療人員被感染、醫療用品短缺、幾何級的確診增長徹底癱瘓整個城市的醫療系統,想自救都失去最根本的攻防能力。

對於這次以“奧密克戎”為主的新冠傳染源,還是早作預防早打算為好。經濟及科技發展局15日與供應商及超市業界舉行會議,通知業界須按照衞生局的防疫要求,安排處理貨物人員每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同時,經科局亦要求業界加強貨物抵澳後的消毒工作,以減低新型冠狀病毒經貨物傳播的風險。但是筆者認為,預防應該從全民落手,對於一些如運輸、供應商、超市業界等“重點工作人群”固然要納入常規核酸檢測計劃,但七天的要求還是太寬鬆,如果一宗確診個案被遺漏,試想一下七天能傳染多少人?!

此外,筆者認為要加大開展應急部署擴大社會面的核酸篩查,特別是對於接觸人群較集中的各類服務業從業人員,以及聚集性群體較集中的如街市從業員、政府機構,學校、培訓、托育、養老院等機構,要適當進行常規的核酸檢測,主動作為,早預防早作準備,時刻準備著!切忌因疏忽、麻痺大意失“荊州”。

--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