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首提全球安全倡議

2022-04-22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中新社記者 黃鈺欽 梁曉輝)『世界各國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要穿越驚濤駭浪、駛向光明未來,必須同舟共濟,企圖把誰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如是說。

穀雨時節,一年一度的『博鰲時間』如期開啟。在全球性挑戰接踵而至之時,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中國博鰲。此刻,這個海濱小鎮語境中的『大海』與『波濤』,也更多了一層對現實的隱喻。

習近平曾指出,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裡,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如其所言,事實一再證明,在這一條前行的大船上,人類早已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面對百年變局的大潮,人類應該如何面對『波濤』?在開幕式的演講中,習近平表明中國主張——全球安全倡議。

此間觀察家指出,這一首次提出的倡議,以『堅持』起筆,落筆『反對』,連接起安全觀、安全架構建立、分歧爭端解決等原則,表達出清晰的中國態度。

如今,人類尚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烏克蘭危機又接踵而來,世介面臨新的安全風險。當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全球安全形勢的前景再次充滿不確定性。在外界看來,中方於此時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正是對不斷新增的安全問題的直接回應,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在層出不窮的地區安全危機的現實對照下,全球安全倡議中,『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尤其受到外界關注。人們不難發現,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尋求自身絕對安全,以擴張軍事集團來保障地區安全的行徑正是前車之鑒。在北約連續五輪東擴情況下,人們反復聽到一句話:『有沒有想過把一個大國逼到絕地的後果?』

『當前國際局勢下,國際社會能否踐行全球安全倡議,事關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指出,中方在烏克蘭危機的關鍵時刻重申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強調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對個別國家長期秉持封閉排他安全觀的正面回應。

其實,國與國之間存在分歧和爭端並不鮮見,關鍵在於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通過全球安全倡議,中方明確表達出自身的『堅持』與『反對』——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不能搞雙重標準,反對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面對世界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國家間衝突的可能性增加,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系統闡述對世界安全問題的求解之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卿表示,中方所倡導的理念和原則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了可能,也凸顯出世界和平方舟『壓艙石』的關鍵作用。

為何在此地提出?

已經走過20年曆程的博鰲亞洲論壇,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在每年的『博鰲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專家、學者匯聚於此,在南海之濱的小鎮探索區域乃至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方案。『博鰲時間』裡的中國方案向來備受關注,習近平先後六次在博鰲論壇表達中國主張,『和平』與『安全』始終是關鍵詞。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2013年4月,就任國家元首之初,習近平在博鰲年會發表主旨演講,其間十餘次提到『和平』,並以空氣和陽光為喻強調『和平』的重要性。

此後,無論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還是在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之時,習近平每次登上博鰲講壇,都強調和平與安全之於地區發展的重要意義。正如其所言,亞洲人民歷經熱戰冷戰,飽經滄桑憂患,深知和平彌足珍貴,發展來之不易。如今,凝聚著中國智慧的全球安全倡議系統性提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更是備受關注。

『通過博鰲這一立足亞洲、輻射世界的重要場合,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可以更好向世界宣介亞洲價值觀和主張,引領世界重拾國與國和平交往的準則。』郭延軍分析認為,『這一倡議與習近平主席去年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彼此呼應,為全球發展和安全問題指明方向。』

不僅如此,在博鰲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更有一層現實考量。在分析人士看來,美國的『印太戰略』正在成為集團政治的代名詞,從強化『五眼聯盟』,到兜售『四邊機制』、拼湊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收緊雙邊軍事同盟,地區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正在面臨外界的挑戰。

『過去幾十年,‘亞洲奇跡’的成功密碼就在於地區合作,亞洲國家需要築牢現有安全合作機制,共同維護和平安全。』劉卿指出,面對用冷戰思維和集團政治破壞亞洲合作的行徑,亞洲拒絕成為大國博弈的棋盤,亞洲國家也絕不是大國對抗的棋子。

於博鰲看亞洲,於亞洲看世界,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全球安全倡議於此時此地應運而生。而這一事關全球安全的倡議如何落實,答案或許也正蘊含于習近平引用的中國古語之中——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