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052號

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澳性教育工作需與時俱進

2022-05-06

一向有意見認為,本澳性教育工作不足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於今年1月中,公布了「澳門就讀大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性價值觀及性行為」調查

本澳有少育晚婚趨勢

調查反映,整體學生對性知識認識不全面且不夠深入

一向有意見認為,本澳性教育工作不足,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的性教育課程,推行多年來仍然呈現碎片化。在90後中後期至2000年後出的千禧一代,即目前的大專生性知識、性態度調查,或可見一斑。有調查發現,45.99%學生認為澳門目前的性教育程度一般,認為不足夠和非常不足夠分別有20.35%和6.45%。部份受訪大專生,透過自行學習方式,在網上、新媒體搜尋性知識,反映出本澳性教育工作,仍然需下苦功,深化內容以及需要與時俱進。

男女有別,保護自己,在托兒所和幼稚園教育階段,早已向小朋友灌輸有關知識,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隨著社會性教育普及、性教育工作的推廣,在非高等教育中設性教育知識等,本澳社會上,性教育的工作可謂有系統化,但是,過去有部分有關性知識的調查或兩性相處等調查中,均有發現,以為循序漸進式的性教育工作,原來對於現今一代來說,仍然是不足,甚至只是表面的知識,未能與時俱進。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於今年1月中,公佈了「澳門就讀大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性價值觀及性行為」調查,該調查中再次反映出上述多種不足的情況,近至千禧代年青人,仍然覺得本澳性教育工作的不足。

2020年6-7月期間,澳門鏡湖護理學院透過網上問卷,對本澳不同高等院校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以不記名方式進行了網上調查,以瞭解澳門大學生性知識的現狀;探討澳門大學生婚戀觀的發展形勢;探究澳門大學生性行為與性態度現況;剖析澳門大學生遭受性騷擾及裸聊的風險;評估澳門大學生對性議題方面的需求。

在1209名受訪的本澳各大專院校受訪學生中(全澳學士學位學生人數當時為25587人),受訪學生中,女性651人,佔53.85%;男性558人,佔46.15%;發現本澳年青一代對於性知識和性態度都有不同的誤區及誤解,也發現,有趨向晚婚、少子化的情況。

對性知識存誤區

就性知識方面:學生瞭解性知識的主要途徑依次為網絡搜尋,佔64.76%;新媒體(如wechat,apps等),反映出學生的性知識答對率情況不盡理想。對於避孕也有誤解和誤區,在懷孕認知題目中,“使用避孕套一定不會懷孕”的答對率較低,佔63.94%;其次是“在女方來月經前兩星期性交則懷孕機會較低”,答對率為69.31%;在性傳染疾病認知題目中,“性傳播疾病只會影響性器官”的答對率低至44%;學生有興趣瞭解的性教育內容依次為性與性行為,佔18.20%;性與生殖健康,佔17.78%;性別平等,佔16.21%;反映出,過去長期性敎育、性知識推廣的不足,令部份青年對性知識存在誤區。

學生認為澳目前性教育程度一般

自進入非高等教育校園生活,學校有安排不同的性教育;不過,受訪的年青一代卻認為現行的性教育程度一般,有45.99%學生認為澳門目前的性教育程度一般,認為不足夠和非常不足夠分別佔20.35%和6.45%。大學生選擇性方面的學習途徑主要是講座,佔64.85%;新媒體(如wechat,apps軟體),佔64.35%;互聯網,佔62.37%;學校,佔53.85%;反映出,現有的教育模式未能滿足年青一代的需求,以及可能由於宣傳方式較傳統、刻板,令青少年無法取得正確的認識和途徑;又或出於害羞,在不用透露身份及露面的網絡世界搜尋相關知識,然而,網上所得到的資訊,未必正確,可能得到的誤點更多,適得其反。

有晚婚、不生育/少子化趨向

調查中,男女生平均戀愛年齡為15.6歲。性價值觀方面:受訪學生中57.98%有戀愛經驗,42.02%沒有戀愛經驗;受訪學生中,84.62%願意結婚;26-33歲是受訪學生最認可的結婚年齡段;其次是選擇26-29歲結婚,佔45.99%;30-33歲,佔33.58%;34歲或以上,佔10.43%;計劃婚後生1個孩子的人數比例最多,佔37.72%。

2020年,本澳新生嬰兒共5545名,按年減少7.3%,總和生育率是繼2004年以來最低,近年,出生率下降問題,也困擾政府; 是次調查項目負責人、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助理教授余惠鶯認為,晚婚及少子化的趨勢,長遠會影響到本澳人口結構,需要及早研究成因和研究對策。

而性行為及性態度:85.53%學生沒婚前性行為經驗,在14.47%有婚前性行為經驗的學生中,58.86%在發生性行為前會擔心自己或對方懷孕,沒有考慮任何問題,佔18.86%,13.71%會考慮責任問題,考慮結婚的則佔2.86%。學生在發生第一次性行為時最小年齡為13歲,36%學生曾與多於1人發生性行為。有71.43%學生戀愛後半年內發生了性行為。反映出,新年代性態度相對開放,未夠謹慎及深思熟慮。

讓教育引導零盲點

由調查中反映出,本澳大學生戀愛觀多元開放、包容,戀愛年齡有年輕化跡象。余惠鶯認為,婚育觀嚴肅謹慎,少育晚婚漸成趨勢,整體學生道德意識較強,少部分學生存在婚戀責任意識淡漠問題。性態度多元開放,對婚前性行為則相較謹慎。少部分學生性安全意識薄弱,存在過早性行為、多性伴等危險性行為情況。她建議,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大學生婚戀觀調研,找實問題深挖根源;建立聯動合作機制,多管齊下清除障礙;儘快實行全面性教育,讓教育引導零盲點。構建大學生健康行為研究體系,把問題大學生的價值觀“引”回正道;加強大學生“性責任擔當”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防”大學生成為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個人責任意識之人;建立系統規範的全面性教育課程體系,使不安全性行為早日得到根“治”。

倡利用新媒體宣傳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德育中心網頁中的“性教育資源庫:

https://www.dsedj.gov.mo/cem/gender08.php?genderis=gender_poster

內容包括由德育中心或社區性教育推廣活動協辦單位製作的性教育教學輔助資源、微電影、單張、展板、海報、小冊子等資源,有圖文包、獲取正確性知識的管道。過去有本地學者指出,「澳門對於性的議題仍然比較保守」;上逑調查中反映:「網絡、新媒體、影視是大學生獲取性知識的主要途徑。高校大學生無法從系統、正規的教育課程中學習性知識。」性教育的工作,除了生殖器及受孕/懷孕過程,也可以包含正確的性價值觀、兩性關係、婚姻觀、家庭規劃等,而目前,非高等教育範圍內的性教育,普遍停留於「身體的自我保護、性器官構造、生理反應、懷孕歷程」等,未能回應社會發展,如何處理兩性相處、建立婚姻/家庭觀,也是一門學問,否則,深遠會影到本澳生育及人口結構。

余惠鶯表示,調查反映,整體學生對性知識認識不全面且不夠深入,對性知識的掌握和認知水準還有待提升,建議需要善用網絡與新媒體提升學生性知識學習的能動性;以澳門特區政府為主導提供性教育的人力和課程資源保障;讓學生從碎片化收集性知識模式走向高校系統性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