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058號

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內港客運碼頭至媽閣,又是另一種內港風情

2022-05-13

現今內港一境

20世紀60-70年代外港碼頭搬後,十月初五街至媽閣一帶,人流銳減,即使十月初五街內有內港文化背景、有澳門的特色美食、傳統茶莊(售賣茶葉商鋪)海味店、康公廟、花王堂教堂、也鄰近關前街、大三巴,其社區旅遊的發展仍然缺乏起色。疫情前旅客興旺時期,自由行人數數以千萬一年的時代,這裡的旅遊業都未能起死回生。鄰近福隆新街、包括夜呣街、河邊新街一帶,目前仍有傳統的海味店,售賣花膠、蝦醬、鹹魚等,可惜人流仍然疏落。

由內港16號碼頭往1號內港碼頭方向,可以有另一番的感受,這路線有傳統家庭式經營的海味店、手信餅食店,還可以透過這裡的建築物留下來的特色,感受老澳門風貌。還有前「鴉片屋」、清平直街、清平戲院、司打口等。沿著「內港客運碼頭」對面直走,經過海味店後,到達司打口和黃色外牆的同善堂第二診所,這裡前身是「鴉片屋」,引證著澳門的一段歷史。司打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營鴉片的碼頭 ,該區的鴉片事業曾經十分猖獗,除了有鴉片碼頭、煙膏配製場,還有大煙專賣局、分銷到內地等,這座黃色外牆的建築物,建於1880年,原為鴉片公棧的一部份(澳葡政府明朝,在埠頭兩岸興建貨倉存棧,簡稱「公棧」 ),自1946年澳門全面禁鴉片後,先後用作貨倉和熔金場、開辦過粵海大學、第二警區署等,也曾經荒廢。2001年4月25日,同善堂第二診所的正式啟用剪綵儀式,年青一代澳門人,對於「鴉片屋」的前身,也未必有印象。

感受昔日澳門風貌

再沿著河邊新街一帶走,這街道保留著「騎樓底」式的行人路,這種為遮陽及擋雨水的建築風格,對港澳人來說,並不稀奇,較大特色是在部分建築物中,保留了「拱形」裝飾,甚有上世紀風格,也形成獨有街道特色,與現有高層大廈的注重功能性騎樓底,外觀有很大差別,不過,目前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不單止對旅客,對本澳的年青一代,又不活躍於該的新一代居民而言,仿如重回舊澳門,有著回歸前未急速發展的感覺。

昔日的河邊新街一帶,是漁民聚居地,區內也有過不少的商業配套,包括有已經清拆了的「亞洲汽水廠」,漁船的維修和配件售賣店;這區,還有不少圍里,例如綠豆圍、光復圍,可以反映出上世紀該區的城市面貌;可惜如今綠豆圍缺乏維修保育,面目全非。

再順前步行,便到達本澳地標之一媽閣前地及媽閣廟、1號碼頭、海事博物館等,還有藍色外牆的航海學校,見證澳門過去漁業年代的輝煌,內港遊行程到此結束。如有時間,不妨到內港走一走,感受昔日澳門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