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推全球基建計劃對抗『一帶一路』

2022-06-28

【香港中通社6月27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拜登26日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宣佈G7全球基建計劃,計劃5年內,為貧困國家的全球基建項目籌措6000億美元,以此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由於資金籌措將主要來自私人投資者,受訪經濟學家指,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私人投資者不會大規模出資投基建,計劃必然失敗。

G7峰會26日起一連三日在德國舉行。美國總統拜登於峰會首日宣佈,七國將開啟『全球基建和投資夥伴項目』,在未來5年裡總共籌集6千億美元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基建和發展。

這一計劃類似去年G7峰會上宣佈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計劃,惟公佈一年以來進展極少,今年再推出,更名為『全球基礎設施夥伴關係』項目。

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教授27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計劃是『換湯不換藥』,仍然旨在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該計劃中,美國和歐洲分頭負責大額籌款,美國將在未來5年通過政府資金和私人投資的方式籌集2000億美元,歐洲則要動員3000億歐元。與『一帶一路』倡議不同的是,該計劃的資金籌措將主要來自私人投資者。

拜登稱,G7成員國政府只提供有限資金,鼓勵大規模的私營部門投資。德國總理朔爾茨則解釋稱:『單靠公共部門將無法彌補我們在世界許多地方面臨的巨大差距。』

針對G7寄望向私人籌集資金,餘淼傑指出:『基礎建設投資回報週期長,短期內不能看到明顯回報,有些甚至根本無回報,所以在各國通常都由政府來籌資建設。拜登現在提出由私人企業和集團出資,私人投資者本身沒有足夠動力。』

去年G7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計劃,曾雄心勃勃提出為受新冠疫情重創經濟的中低收入國家,盡可能滿足它們總值超過40萬億美元的基建需求,然而在計劃宣佈約一年後,相關項目的金額總數僅有600萬美元。具體實行來看,歐盟今年1月自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名為『全球門戶』的基建基金,英國亦公佈自己版本的全球基建項目『清潔綠色倡議』,日本則有意籌集650億美元,計劃不見成效,只見不同政府各自為政。

《華爾街日報》認為,盡管拜登一直在努力團結盟友,共同對抗中國,但這次倡議很可能暴露西方盟友無法團結一致的『老毛病』。

餘淼傑分析指,G7去年未完成的計劃,今後5年也同樣無法完成。『G7是一個鬆散聯盟,成員國的經濟目標、政治訴求各不相同,加上部分國家政府赤字高企,負擔不起投資金額,G7齊心協力推進該計劃的可能性不大。』

至於私人投資,餘淼傑續指,在美國前期實施量化寬鬆以走出疫情衝擊的大背景下,歐美各國面臨高通貨膨脹,全球經濟較低迷,未來5年,料除中國以外的眾多大型經濟體都會出現滯脹現象,很可能陷入經濟危機。在此不確定性下,期望私人大規模投資基建可謂『癡人說夢』,因此該計劃必然失敗。

在宣佈計劃時,拜登再次強調『民主』價值,稱計劃不是做『慈善』,而是讓各國看到『與民主國家合作的具體好處』,『民主國家』能通過更少的附帶條件,實現基建設施的資助。

對此,餘淼傑表示,拜登這套『民主』價值投資理念不會管用。一方面,民主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實現路徑,美國的方式不一定適用於別國。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的援助並非無條件,如1997年援助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就提出大量附帶條件。

計劃會如G7所預想,對『一帶一路』造成衝擊嗎?余淼傑直言:『‘一帶一路’在基建、經貿合作等方面的推進相當成功,G7全球基建計劃則只有紙上談兵,也無法真正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我對G7計劃的未來持悲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