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117號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白鴿巢的

見證

2022-07-22

18世紀末法國地理學家方濟亞公爵在白鴿巢公園內建的觀星台

白鴿巢公園是澳門古樹最集中的地方

公園舖設了以葡國魂史詩為題材的葡國碎石砌圖,由葡國藝術家史狄喇(Jorge Estrela)根據菲狄士(Lima de Freitas)大師的繪圖製作。

石壁上其中一首詩歌由後來成為港督的寶寧所撰,名為《致澳門的十四行詩》

藝術雕塑「擁抱」由葡國女雕刻家韋綺蓮(Irene Vilar)於1996年製作

白鴿巢前地曾作多番改建

賈梅士像

要說澳門古樹最多的花園,白鴿巢公園定必榜上有名。事實上,據民政總署2013年出版的《樹載濠情》指出,白鴿巢公園在2011至2012年古樹普查中,古樹種類數目達20種,是當時的全澳之冠,株數也有60株,僅次於路環市區的82株,屈居第二。而除了植物品種豐富,白鴿巢公園過去眾多主人的一生也在訴說着澳門18至20世紀初的社會環境。

航海的天下:英國東印度公司年代

白鴿巢公園是澳門歷史悠久的公園之一。據政府的資料介紹,公園內的古樹樹種有假菩提樹、假柿木薑子、海南蒲桃、翻白葉樹、羅漢松、榕樹等,而正門廣場的一株麵包樹為本澳第一株母株。花園原為葡萄牙富商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花園別墅,始建於18世紀70年代,即距今已200多年。據學者郭衛東《從貿易入居到佔領覻覦:澳門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一文所述,花園建成沒幾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就租下此處,且用作收集植物的苗圃,運往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等地。

18世紀中葉可謂澳門一個重要的經濟轉型時期。郭衛東在其研究中指,清政府收復台灣後解除海禁,同時開放多個城市對外貿易,加上澳門實行「自閉政策,竭力禁止外國人插足」,令澳門「在中西貿易中被邊緣化,僅成為廣州的外港和中國與葡萄牙等個別國家的貿易地」。及至1757年,澳葡政府出於經濟需要,開始允許市民把房屋租予外國人,且各國商號可遷入澳門及使用自己的行號名稱。而不久後,清政府實行「一口通商」,即外國商人只允許在廣州營商,在貿易季(即9或10月)後必須返國或遷至澳門,直到下次貿易季(5或6月)來臨,澳門也於是由葡國的貿易港變成外籍商人的暫居地。例如1761年先是法國和荷蘭的商行由廣州遷到澳門,之後是丹麥和瑞典的商行,1765年法國東印度公司代表瓦克林(François Vauqulin)被允許在澳門居留。

而這段歷史在白鴿巢公園留下的痕跡,除了苗圃,還有眺望台。據澳門自然網介紹,白鴿巢公園最高點的眺望台建於1787年,由法國著名地理學家兼探險家方濟亞公爵(Mons. Jean François de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在其艦隊停泊氹仔期間,為天文研究命人建造。方濟亞公爵(有譯「拉彼魯茲伯爵」)於1785至1789年間奉命繼續英國船長庫克(James Cook)未竟的環球探索。船隊於1787年來到澳門,有指他更拜會了當時的澳督(據說二人於1774年於果亞認識)。據指,在其旅途中,隨船的畫家、范西公爵(Gaspard Duché de Vancy)亦留下了一些當時澳門的風景畫作。雖然兩位公爵之後於航程中不幸喪生,但他們的記述(包括對澳門的印象)與畫作有在旅途期間寄送回法國,所以得到保存,且於1797年出版。

殖民與花園:馬葵士年代

183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華機構停止運作,公司在澳門的機構也相應撤出,俾利喇家族於是收回花園,由成員馬葵士(Lourenço Caetano Marques,有譯馬忌士,1811-1902)重掌。據指,「白鴿巢」公園一名的由來,也是因為馬葵士喜歡飼養白鴿,公園因此得名。

但馬葵士是誰?他是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女婿。根據《澳門編年史》,馬葵士是澳門土生葡人後代,精通葡語、英語、法語,曾任議事公局商務監理、市政議員等,亦曾與澳督亞馬留組建澳門臨時步兵營,後多次出任澳門議事公局理事官。裝設路燈、為街道命名、設置門牌等都是他的決定。而他任議事公局主席期間,亦下令興建「為紀念抵抗荷蘭進攻獲勝的」得勝花園。

另外,據說馬葵士非常欣賞葡萄牙詩人賈梅士(Luis de Camões)。相傳賈梅士(1524-1580年)在公園的石洞內完成了著名葡萄牙史詩《葡國魂》的一部分。1849年,馬葵士斥資600法郎鑄造一尊賈梅士的半身塑像並將其置於洞內,同時修整該洞,並於洞頂築亭以便登高望遠。可惜1866年,石洞遭受破壞,洞頂涼亭自此不復存在。馬葵士之後找當時的葡國藝術家平若龍(Manuel Maria Bordalo Pinheiro)鑄造。塑像石礅正面,刻有賈梅士著名史詩《葡國魂》第一章第一、二、三節的詩句,背面刻有中文譯本。據《澳門編年史》所述,馬葵士因鑄像而被授予基督勛章。

那是殖民主義的年代。當時香港被割讓予英國,葡國亦很希望獲得澳門。或出於這原因,葡國借由各種方式宣示自己與澳門的存在。究竟賈梅士是否真的來過澳門?不少學者各有分析。換個角度想,如果賈梅士有來過,無疑是增添了澳門與葡國之間的連結。而時至今天,這賈梅士洞也成為每年葡僑日(6月10日,也是賈梅士日)的慶祝地點之一。

可惜,1874年大宅與花園受甲戌風災吹襲,旁邊的聖安多尼堂其時也被雷電擊中焚燬。《澳門編年史》說,晚年他家境窘迫,當時法國一教會曾出高價收購他的花園,但他拒絕,而是賣給了報價較低的澳門議事公局,使賈梅士石洞和花園一直能保持在葡萄牙人手中。1885年,物業為當時的澳門政府購入,改建成對外開放的花園。

與香港競爭:公園年代

值得一提的是,賈梅士洞對面的石壁上刻有多首詩歌,其中一首是當時仍未成為港督的英國人寶寧(Sir John Bowring,於1854至1859年就任港督)所撰,題目為《致澳門的十四行詩》(Sonnet to Macau)。據已故歷史學者文德泉神父的著作指,該詩寫於1849年,而非石刻上的1840年。當時香港已經開埠,但一些英國人仍暫居澳門,從商出身的寶寧是其中之一。有指,及後寶寧到香港後仍有不時到澳門,與澳葡政府保持聯絡。

有說,在那時,賈梅士洞幾乎是外籍遊客來澳門必到的景點之一。有學者指出,面對香港開埠,澳門國際商港的地位被取代,澳葡政府銳意發展旅遊業,一方面力爭擴闊道路串連景點,另邊廂也不斷美化環境,「增加旅遊元素」。學者馬寧、吳樹燊在《晚清澳門旅遊業的萌芽 城市發展與管理的配套》一文中指出,澳葡政府收購白鴿巢花園時曾做了好些美化工作,例如重修了在暴雨中坍塌的圍牆,舖設園內外的水泥道路,用紅磚砌成苗圃,又以不同顏色的碎石砌成多個花壇,再從廣東買來各種觀賞花木,使公園煥然一新;另外,又用竹子搭建一座涼亭,訂做二十張木凳,作為樂隊演出之所。翌年(1886年)澳葡政府又在園中建築一個小池塘,水由高處的水池向下灑,形成一幕幕水簾,準備騰出空地飼養一些珍貴動物,建成一座人們喜愛的動物園。

白鴿巢前地亦進行了改建。據指,前地曾是華人在節慶或殯葬時用來搭起棚子的閑置雜草地,政府認為這種環境對本地居民或外來遊客都不雅觀。1888年高士德(José Maria da Sousa Horta e Costa)下令將前地的泥路舖成石子路,後來又改成水泥路,種植金合歡、築起高高的公園圍牆,以盆花映襯的石階,緩緩的斜坡引領遊人到詩人賈梅士銅像前,「經過澳葡政府的妥善維護,1888年『白鴿巢公園已成為吸引外國遊客觀光的重要地方』」。同時,澳葡政府在全澳大量植林種樹,「這一時期開展的城市綠化活動大大美化了澳門城區景觀,使澳門成為『遠東地區最繁華、最漂亮的花園城市』」。

不斷的累積 形成今日的豐富

1920年,園內的大宅改建為賈梅士博物館(現東方基金會會址)。但似乎,白鴿巢的演化並不止於此。例如公園內有天主教聖人金大建(1821-1846)的塑像,是1986年由韓國主教會送贈澳門教區。他金大建曾於1837年至1842年來澳研習,是第一位韓國殉教者。另外,公園入口不遠的噴水池中央,有一名為「擁抱」的藝術雕塑,是由葡國女雕刻家韋綺蓮(Irene Vilar)於1996年製作。沿著通往賈梅士石洞的階梯路面上,舖設了以葡國魂史詩為題材的葡國碎石砌圖,由葡國藝術家史狄喇(Jorge Estrela)根據菲狄士(Lima de Freitas)大師的繪圖製作。除此之外,公園之後也增設了圖書館等設施。

或許文物也和城市一樣,生命會隨時局不斷變化,也因此每個痕跡都承載着一地之歷史。但無論怎變,我們都希望它能持續向好,為我們展示這城各面向的豐富多彩。正如澳葡政府當年從馬葵士手中購入花園時曾表示,「政府徵得這座園子,不僅因它的歷史意義,而且也因它是澳門風景最美麗迷人的地方,值得我們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