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完善步行系統

2022-10-07

【特稿】松山行人隧道於10月1日凌晨正式開通,在這個國慶加上重陽節假期,吸引不少市民,包括一家大小前往朝聖、打咭,成為假期節目之一,除了剛開通的松山行人隧道,本澳亦有其他已落成的行人隧道,單是松山 ,已經有一條貫通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至東望洋金管局側的行人隧道,為何偏偏這條新行人隧道成為了近期打咭熱點?筆者認為,可能松山行人隧道的開通,滿載著市民對以步行解決跨區出行的期望,以步行自主出行時間。

一連多日的國慶及重陽節假期前夕,9月30日持續多個小時的大雨,出現全城大塞車,一公里的車程卻塞上一小時,司機及乘客,以至等候巴士的人潮都叫苦連天。落雨大塞車,是全世界先進城市都會遇到的問題,在澳門,地少人多車多,更是嚴重。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8月底全澳註冊機動車共24萬7715輛,按年上升0.8%,輕型汽車(11萬3373輛)與重型電單車(10萬6944輛)分別增加0.8%及2.3%。8月份新登記機動車同比上升0.8%至1025輛(電動車佔212輛),其中輕型汽車有395輛(電動車佔115輛),增加3.9%。而今年1至8月新登記機動車按年下跌27.2%至6235輛。另地圖繪製暨地籍局6月統計顯示,本澳道路總長度:347.2公里 ,增長率為0.8%。本澳每日在道路上行走的車輛數目不少,一部分車主更加會在雨天自駕,接家人放學、下班,加劇了雨天塞車情況。有部分平日乘坐公交上下班的市民,對於雨天大塞車由心生畏,反行其道,在雨天日子選擇徒步下班,只是希望可以減低塞車被困車廂內那份無奈的心情,以及「有數得計」能夠預計及掌握步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

近年,政府吸收了不少諮詢組織、團體及坊間意見,建造了打通跨區的步行系統,例如有上述提到的金管局至羅理基一帶的松山隧道、水塘跑步徑(每年大賽車期間,不少居民會選擇取道水塘步行徑往綜藝館至北區、士多鳥拜斯一帶),氹仔則有基馬拉斯空中走廊,松山行人隧道於10月1日凌晨正式開通,而松山行人隧道的正式開通,剛巧遇上假期,連續多日吸引大批市民到此一遊、打咭,也有市民親身試行,作個計時,為日後取道此隧道出行所需的時間作初步估算。澳門半島、氹仔都不算大,若然具備條件,步行跨區並不是想象中困難及吃力,而且步行相比乘坐交通候車時間和道路狀況難掌握,時間比較自主,所以,不時有團體建議,完善步行系統,創設條件讓居民可以及提升以步行作為出行的意願,為公交道及行車道負荷減負,減低塞車及行車時間,間接達到節能減排,相關的建議值得研究。9月30日,一場大雨再次凸顯本澳交通問題,研究打通其他區有條件設置行人設施(如空中步行系統、行人通道)有助減低交通壓力,緩解塞車問題。

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