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230號

2022年12月02日

星期五

海上絲路

引建主教山小堂

2022-12-02

主教山小堂的外牆結構簡潔樸實

西望洋山頂主教山小堂的興建歷史與澳門教區工作和社會發展有關聯

教堂下的安有聖母像岩洞是紀念聖母在`1858年顯現於法國露德

主教山聖堂一帶環境優美有歐洲色彩不少新人在此拍婚紗照

在城市急速發展下西望洋山的景觀已受損

本澳風景名勝、文遺景點之一的主教山小堂,建今已有四百年,早前為紀念該教堂四百周年,郵電局特別發行了專題郵票,郵票資訊內容指出;此座主教山聖堂的獨特建築風格與與尖塔式的鐘樓,不單是澳門西端的地標,更被澳門特區政府評定為不動產的建築文物,並收錄於『具藝術價值的樓宇』類別中,是澳門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

因為主教山小堂建在西望洋山山頂,故西望洋山被俗稱為主教山,主教山之名,是因為該教堂毗連處有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府邸,昔日曾有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居此。主教小堂和主教山的名稱來由,與澳門對外貿易歷史及澳門教區的服務工作和教育發展有很大關聯。

具藝術價值西端地標

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在郵票發行的簡介中指出;主教山小堂又名海崖聖母小堂(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e Penha)位於西望洋山頂,是在一六二二年由奧斯定會修士所建,並先後於一八三七年和一九三五年重建,一九九九年重修,聖堂今日所見規模,是由高若瑟樞機主教(D. Jose de Costa Nunes)在一九三五年修建,毗連聖堂的建築物成為當年的主教寓所,聖堂前的廣場置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露德聖母像,雙手合十,俯瞰大海。

在一九零二年被任命為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的鮑理諾(D. Joao Paulino)深得民心,任內邀請慈幼會及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來澳門服務,辦教育及福利事業,為澳門作出很大貢獻。鮑理諾主教於一九一八年任內在西望洋山主教寓所逝世,先下葬在主教山下的露德聖母岩,後來才將其遺骨遷回其葡國故鄉安葬。澳門為紀念鮑理諾主教,把通往西望洋山頂的馬路命名為『鮑公馬路』(Estrada de D. Joao Paulino),自此西望洋山被通稱為『主教山』。

四百年來與澳門發展關聯

由二零零九年起,主教山小堂由『嚴規熙篤會』修女服務,近年的花地瑪聖母像出遊,聖體聖血節隆重聖體出遊,及除夕跨年聖體降福,均在主教山小堂前地進行隆重的聖體降福,由時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為全澳市民的福祉祈禱。

主教山小堂之所以又名『海崖聖母小堂』,是因在一六二零年,有葡萄牙船隻在往返澳門與日本的航程中,遭受到荷蘭船隻追捕(正值葡荷戰爭期間),船長在危急之下向法國之岩聖母(露德聖母)祈求平安,並承諾捐獻貨物價值百分之一,作為在澳門興建一座法國之岩聖母隱修院之資。

航海者祈求聖母實現承諾

西望洋山與東望洋山般,原亦設有炮台,以防禦荷蘭侵襲,西望洋山炮台又稱卑拿炮台,建於一六二二年,在建炮台時同時興建了海崖聖母小教堂,就是當年受荷蘭船隻追擊,向聖母許下承諾的船長,實現其諾言而建的小教堂,教堂以聖母瑪利亞為主保。小教堂的興建命名,正是透露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重要航道之一──澳門至日本長崎航線的歷史。

至一八九二年後,西望洋炮台被拆卸後,小教堂得以逐步擴大,並經多次修繕至現在模樣。教堂建築外觀樸實簡單,但在右側有座屬哥德式建築的尖塔鐘樓,反映古典現代折衷風格。瀏覽主教山,在欣賞文遺建築、景觀的同時,亦應對西望洋山、教堂、過去的炮台,城牆遺址等歷史多了解,多認識與澳門有關文化和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