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248號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海上絲綢之路與澳門

2022-12-23

歐陽瑜司長

西望洋聖堂

聖老楞佐教堂

軍事防禦設施

沿海依山軍事防禦設施

蓮峰廟

媽閣廟

聖保祿學院遺址

白頭墳場

簡 介

媽閣廟-媽閣廟前地 :

媽祖本名林默娘,被奉祀為航海保護神,清初封為“天后”,是民間信仰中具有重大影響力、廣受崇拜、官民同敬的神祇,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宗教活動中具突出地位,並隨貿易航線傳播至海外。媽閣廟不晚於1605年建成,為本地區有實物可證年代最早的廟宇,是具悠久歷史、與海洋活動關係密切、祭祀媽祖活動延續至今的廟宇。

蓮峯廟-罅些喇提督大馬路/提督馬路

蓮峯廟鼎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本名慈護宮,供奉觀音和天后,“慈”指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護”則指護國庇民的天后媽祖,是澳門三大古廟之一。蓮峯廟不僅是居民祭拜天后媽祖、保祐漁民出海平安作業的宗教場所,也是清朝官員赴澳駐節的公所,1839年禁煙欽差大臣林則徐巡視澳門時,即在此接見在澳官員。

福德祠(大碼頭街)大碼頭街:

福德祠(大碼頭街)不晚於清嘉慶年間(1796年前)建成,鄰近昔日的北灣,是明清年間船隻錨泊的港灣之一,關部行臺及其轄下的大碼頭稅館亦設於此,負責對外來船隻丈量抽稅,雖然關部行臺及大碼頭稅館如今已不復存在,但“大碼頭”街名與保祐北灣一方水土平安的福德祠(大碼頭街),仍為這段海貿事蹟作見證。

草堆街80號石構遺跡:

草堆街八十號建築內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出土了許多與昔日海上絲路貿易相關的遺物遺跡,包括發現了以大麻石堆砌,並以碎石填縫的石構遺跡,該遺跡位於明清時期澳門海岸線沿岸,是當時重要的港口貿易區域;發掘過程中,同時出土了克拉克瓷碎片及“瓷墊餅”。從遺跡的出土狀況及伴隨出土的器物進行推測,石構遺跡可能與明清時期內港一帶的沿岸設施相關。

聖保祿學院遺址-耶穌會紀念廣場

聖保祿學院由耶穌會士於1594年創辦,是我國第一所西式高等學院,學院於1835年毀於火災,但其教堂前壁(即大三巴牌坊)、學院建築遺跡、圍牆遺跡仍遺存至今,可窺探聖保祿學院昔日的規模。

聖保祿學院除了在海上絲路中發揮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的角色外,大三巴牌坊上聖母雙手合十為海船祈禱的形象,承載聖母保護海上航行者的寓意,亦見證著昔日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活動的繁榮。

聖保祿學院遺址大坑遺跡-高園街:

聖保祿學院由耶穌會士於1594年創辦,是我國第一所西式高等學院,學院於1835年毀於火災,但其教堂前壁(即大三巴牌坊)、學院建築遺跡、圍牆遺跡仍遺存至今,可窺探聖保祿學院昔日的規模。

聖保祿學院除了在海上絲路中發揮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的角色外,大三巴牌坊上聖母雙手合十為海船祈禱的形象,承載聖母保護海上航行者的寓意,亦見證著昔日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活動的繁榮。

聖老楞佐教堂-風順堂街:

建於16世紀中葉的聖老楞佐教堂,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俗稱“風順堂”,聖老楞佐教堂因位處海邊,過去臨立於教堂前方可一覽無遺地飽覽整片海灣,昔日葡萄牙人多聚集於此,祈求商船順利歸航,祈禱和遠眺期盼家人平安歸來。聖老楞佐教堂是本澳與航海貿易、海事活動緊密相關的教堂。

基督教墳場-白鴿巢公園側:

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21年購買土地闢作墳場,安葬新教傳教士馬禮遜的夫人,後來多位來華的外國商人、軍事將領以及傳教士等均長眠於此。

此外,早期的中英貿易皆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進行,直至1834年前,其長期享有英國對華貿易壟斷權。基督教墳場不僅作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澳門活動的實物遺存,同時亦反映東印度公司選取澳門作為貿易的重要據點,印證著澳門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角色。

白頭墳場-白頭馬路-松山卓公亭側:

傳統的巴斯人尤其是宗教領袖,皆以白色頭巾包裹頭髮,所以其信奉的宗教又稱為白頭教,白頭墳場建於1829年,是巴斯人的墓地。巴斯人在歷史上輾轉在印度孟買定居後受到歐洲商旅的啟發,加入這支龐大的貿易隊伍,更學習多國語言、造船技術、商業知識,是活躍於廣州、澳門從事海上絲路貿易的商人,由作為貿易中介人,到後來與東印度公司掛鉤,甚至自組公司,經營印度至中國貿易航線。

海崖聖母小堂(西望洋聖堂)鮑公馬路:

海崖聖母小堂由聖奧斯定會修士建於1622年,歷經幾次重修,1935年與主教私邸一併重建,成為現在的規模。小堂得名源於1620年一艘船隻在來往澳門與日本的航程中遭到荷蘭船隻追捕,船長在危急之下向法國之岩聖母祈求平安,並承諾捐獻貨物價值的百分之一,作為在澳門興建一座法國之岩聖母的隱修院之資。小堂的興建命名,恰恰地透露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重要航道之一的澳門至日本長崎航線的史跡。

軍事防禦設施

葡萄牙人在十七世紀後積極加強對澳門的軍事佈防,由此建立了一套以炮台為核心,由城牆作連接,依山勢而建的軍事防禦體系。其所圍合的範圍相當於今日整個澳門半島的中南部,大致以大炮台為基點,城牆分別向東西伸展,至東端沿海依山勢而下延伸至聖方濟各炮台,與城牆外的東望洋炮台相呼應;半島的南部亦建有城牆繞至燒灰爐炮台,輔以聖地牙哥炮台。現存的炮台、城牆遺跡脈絡仍然清晰且保存頗完整,是澳門作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中轉港城市的海防體系的重要見證。

2022年11月16及17日,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與國家文物局於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共同主辦“海上絲綢之路” 國際文化論壇。在國家牽頭下,澳門在內的申遺聯盟成員城市總數已增至28個,(下簡稱“海絲”)工作,11個澳門的海絲史跡點當中,主要涉及宗教、建築、海防、考古遺址、軍事設備等,例如聖保祿教堂後方大坑遺跡、媽祖廟、蓮峰廟,“海絲”史跡點當中,有不少是世遺景點,若申遺成功,對本澳文化、歷史、旅遊文面,都有雙重意義,可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平台作用。

國際文化論壇11月在澳召開

2019年,澳門加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作為申遺城市聯盟成員,特區政府積極參與、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在海絲史跡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監測管理、宣傳推廣和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續開展工作。自此,持續推動本澳在“海絲”的申報工作。2022年11月中,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與國家文物局共同主辦“海上絲綢之路” 國際文化論壇,邀請海上絲綢之路範疇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的各城市代表齊聚澳門,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促進交流互動,互學互鑒,亦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海上絲綢之路” 國際文化論壇還有一系列精彩的延伸活動,包括線上圖片展、澳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專場導賞、海上絲綢之路主題親子工作坊和網頁小遊戲等,鼓勵及推動更多市民了解本澳“海絲”之路中的角色。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遍佈遺產

海上絲綢之路是在西元前2世紀至19世紀中後期蒸汽動力取代風帆動力前的漫長時段裡,古代人們借助季風與洋流等自然條件,利用傳統航海技術溝通世界中低緯度主要海域及沿海地帶,開展多領域交流的海路網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遍佈的遺產,反映出長達兩千年的古典風帆航海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之間積極而深遠的相互影響,特別是在宗教信仰及建築、生活習俗、生產技術等方面,展現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間的跨海交流,具有鮮明的歷史、藝術、科學以及文化、社會和時代價值。

“絲綢之路”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國》一書中提出,是指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通道。因產自中國的絲綢是貿易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對世界各國影響巨大,故稱此貿易道路為“絲綢之路”。20世紀初,法國學者沙畹提出“絲路有陸、海兩道",於是出現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概念。自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入居澳門後,澳門作為中外中轉貿易港口城市而迅速興起,至19世紀初葉的兩百多年間,是中國商品輸出世界的重要節點。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從澳門港口大量出口,銷往歐洲、日本,以至美洲。澳門的興起,擴展和延伸了海上絲綢之路全球貿易,為搭建文明間的對話和交流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海上絲綢之路塑造了澳門的城市性格,融入城市基因,時至今日,在城市空間脈絡、建構築物遺存,以及在宗教、生活等精神文化中,痕跡依然清晰可見。2019年5月,澳門正式加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中國海絲申遺城市聯盟旨在通過“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推動形成關於海絲跨國文化線路的國內和國際共識,保護海絲遺產,發揮海絲遺產在促進和支持“一帶一路”世界性願景中的積極作用。藉著11個澳門的“海絲”史跡點,為推動“海絲”申遺、拓展“海絲”文化交流合作,發揮澳門作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平台作用。

政府肯定“海絲”對本澳重要性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獻辭中表示,澳門自16世紀開始,憑着位處中國南方沿海的地理優勢,發展成為海上貿易中轉港,是中國商品輸出世界的重要節點。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經澳門出口,遠銷日本、東南亞、歐洲,乃至美洲。澳門的興起,在海絲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擴展和延伸了海絲的全球貿易路線,為東西方人員交往、文化互鑒搭建橋樑,為推進21世紀“一帶一路”倡議作貢獻,並為未來的合作奠定基礎。400多年來,澳門作為多元文化薈萃的交滙點,沉澱了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鑄造了絢麗多彩的城市風貌。澳門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文化的保育與傳承,發展和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澳門打造成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特區政府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國際文化交流平台的優勢,持續強化中華文化在澳門的主流作用,致力保護和展現澳門文化多樣性的特色。

她還指,自2019年加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澳門特區政府積極落實海絲遺產相關的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監測管理、宣傳推廣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並已取得一定成效,也突顯出“海絲”對本澳的重要性。時至今日,昔日“海絲”的繁華仍然在澳門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清晰可見,澳門作為“海絲”的重要節點城市,為“海絲”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提供佐證。

透過倡議加強保育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上,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尼、斯里蘭卡、葡萄牙、美國、孟加拉等國家和地區,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國際遺產機構的代表,來自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代表,就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與價值、保護與利用、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等話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形成了7點共識,內容包括:一、深化國際合作;二、夯實學術基礎;三、推動申遺進程;四、加強保護能力;五、充實專業隊伍;六、提升數字化水平;七、探索活化利用。倡議期望透過在共同價值框架下,推動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領域的合作。

11個澳門“海絲”史跡點包括聖保祿學院遺址、聖老楞佐教堂、海崖聖母小堂(西望洋聖堂)、媽閣廟、蓮峰廟、福德祠(大碼頭街)、基督教墳場、白頭墳場、聖保祿學院遺址大坑遺跡、草堆街八十號石構遺跡及軍事防禦設施。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在論壇總結發言時表示,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海絲”中遺城市聯盟成員,不僅充分發揮了澳門的獨特優勢和資源,也貫徹了澳門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涵和申遺意義,也拓寬了澳門的視野,為澳門下一階段的海絲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導意見和理論基礎,並為未來海絲範疇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和支撐作用。她強調,本澳將一如既往擔當好海絲申遺工作,文化局將一如既往擔當好海絲申遺工作專職管理機構的角色,持續加大資源的投入,加強對海絲史迹點的保護和利用,積極協力推動海絲申遺的工作。

本澳“海絲”的申報工作仍在進行當中,11個澳門“海絲”史跡點中部份已經是現有世遺景點,若再加上 “海絲”史跡點之名,雙重效應之下,在文化、旅遊、歷史角色上,將再多一張名片,未來亦可以發展 “海絲”史跡點旅遊路線、文化之旅探索等,進一步豐富本澳文化、旅遊、歷史內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