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一座廟 萬民是保
悉賴帡幪
2023-02-03
位於十月初五街的康真君廟(康公廟)於去年十一月下旬完成修葺重開。
綜合媒體的報道,是次修葺歷時半年。康真君廟慈善會主席姚健池介紹,有關修葺工程包括翻新牌匾、清潔全部牆身、深層清潔擺設、重新布置家具,過往有些有價值的家具但未善用再重新擺設。廟內的裡面祭祀的神像亦重新放置好。廟中有八仙使用的法器曾遺失或損壞,故亦補充以及修補。廟內安裝了WI-FI,希望2023年可以推出線上導賞服務,介紹康公廟的歷史、廟內17個神像等。同時,廟內除新裝了閉路電視外,亦增設了照明系統,並為部分牌匾裝了射燈。是次修葺費用約50萬元,由慈善會出資。
根據澳門文物網介紹,這康公廟屬被評定的紀念物,後於咸豐十年(1860年)建廟。據講,因往時廟前瀕海,相傳有木製康王神像浮至,居民乃建祠奉祀。廟內供奉康公真君、南海廣利洪聖大王、西山金聖侯王、六祖聖佛及華佗先師等神佛。而這間典型的道教廟宇,除見證十月初五街的變遷,亦見證着澳門的填海造地史。
與時代共生的廟宇
話說於19世紀中葉,澳葡政府積極填海,而這工程也有華商的積極參與。據澳門遺產學會介紹,位於十月初五街的康公廟,其所在地段原是內港北灣灘塗之地,為保佑內港區商民趨吉避凶,安居樂業,通過華商和居民的募捐集資1379両,於1857年開始填築新土地及興建康真君廟,至1860年冬天落成開光,由當時富紳王祿(王元禧)主祭。
事實上,不遠處的清平戲院一帶的填海地也是由王祿投資。1866至1910年,澳門填海工程主要是在北灣和淺灣。其中「北灣」便是指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岸,由沙欄仔街向南,經爐石塘、下環街至媽閣廟,亦即現時的新馬路西端、快艇頭街、福隆新街、下環正街等一帶。當時,王祿、王棣父子承購澳門北灣海灘邊地並填築海灘,開闢道路,興築鋪戶,成為福隆新街及其附近街道屋宇的業主。但有指,初期該區發展租務成績不太理想。剛好,時任澳督蘇沙認為澳門尚缺一華人戲院,故將深巷仔街尾之一段海灘曠地,撥送王氏,並聲明要作為興建戲院之用,希望帶旺該區,並為澳門增加特色。而王氏父子就接受了蘇沙建議,最後建成澳門第一間華人戲院「清平戲院」,並於1875年開業。
本地歷史研究者黃文輝所撰的《康真君廟與澳門華人社會》一文就提到,澳葡政府開展北灣填海造地工程,以康公廟前地為中心的十月初五街周邊地帶發展成市內最繁華熱鬧的商業中心,連官方也指定該處為「鋪票」開彩的公開地點;每年七月初七的康公誕兼乞巧節(七姐誕)更是城中盛事。
廟宇特色 香客盈門
這座宗教建築亦別具特色。康公廟內是通過一個庭院將廟的各殿相聯一起,具中國南方建築的特點。該建築面寬18.14米,總進深為27.62米,佔地約502平方米。廟宇建成後都由歷屆值理會負責舉行祭祀和維修保養、也曾提供義學和社會救濟等工作;1984年被評定為紀念物。2000年文化局委托華南理工大學程建軍教授進行詳細的測繪及制定修復方案,2001年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當時在多方協調下,拆去原在廟門左右的構築物,使整座廟宇重現原貌。
2005年,程建軍教授於《文化雜誌》發表文章介紹康公廟。當中指出,這康公廟是嶺南典型的中型道觀廟宇格局。通過神廟建築的現場測量資料分析,發現該建築平面的尺度是以整尺和半尺為模度進行設計,是較為規範的官方設計方法和流行與民間的堪輿設計方法。平面中路基本由山門、大殿、庭院和左右連廊構成,是以庭院來組合前後建築,而這也是中式建築的特色之一。香客遊人通過中線進入山門後,由香亭拜至大殿,也可由左右廊進出殿堂。
程形容,山門的空間形態較特殊而有趣。「由於是神廟入口,它既要扮演對外的空間連續和引導香客的角色……它是由大門和中牆將空間分隔為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為內凹的灰空間,一方面可以作為與廣場空間的延續,是城市空間向建築的過渡,另一方面又是神廟的入口接納與包涵空間」。而左右兩路的建築依然用小巧的天井來聯接前後的建築,形成以天井為中心的向心空間,「組織簡單而合理」。
至於建築裝飾方面,亦一如嶺南建築的豐富多彩,主要有灰塑、陶塑、木雕、石雕和磚雕,以及壁畫等等。在廟頂部分,有用多色赤陶製成的薄浮雕檐壁。據程建軍於文章中指出,康真君廟的陶塑脊飾主要用在正廳的正脊,是清咸豐九年(1859)廣東佛山石灣製品,為康真君廟始建的原物。而據陳煒恆的《廟宇叢考》所載,康公廟的山門鰲脊裝飾,是神話「遇仙橋」,神仙、城樓、拱橋、草木均為灰塑,而大殿的屋脊,則為石灣陶塑公仔,兩層不同手法的鰲脊,構成其獨有的景觀。
萬民是保
據學者黃文輝在其著作《澳門康真君廟》中指出,康公廟除了是供奉神祀的地方,也曾擔任水車館。話說,根據《澳門編年史》所載,1818年澳門營地街茅寮起火,殃及墟市及大街一帶鋪面89家。黃文輝指,澳葡政府多次要求拆除該區私自搭建的篷寮,但這些用草木搭建的棚寮屢拆屢建。趙允菁(也就是望廈趙家、「父子登科」的趙允菁)為首的本地華人士紳也上書香山縣丞,但僭建屢禁不止。結果在1856年,澳門發生一場「人命、財物損失慘重的火災」。據施白蒂的《澳門編年史》記載,有420家店舖和400間民房被燒,「損失達50萬澳門元」,而大火得到法國Virginie號和Constantine號為「撲滅大火做了很大的貢獻」。
黃文輝指,火災後居民希望藉神靈庇祐消災解難,於是廟公廟於1857年起建,1860年建成,「沒想到後來康公廟被用作存放消防車的地方,稱為『康公廟水車館』」。他指出,康公廟水車館不知體於何時建立,但1879年11月1日《澳門憲報》上的一份水車單載有「泗猛街水車」,雖然未必就是康真君廟的水車,卻可知其時該區已有水車設備。而首次明確康公廟水車館的是《澳門憲報》1909年12月25日的一則公告。而據分析,康公廟水車館的救火隊比別坊的救火隊更有辦法支援別處火警。
事實上,此廟之所以奉康真君得為廟宇主神,有說也跟災禍有關。據昔日「澳門城市流動指南」編的介紹,相傳咸豐初年,廣東水災,西江洪水洶湧來澳,竟然沖來一座木製神像,有人認得,這正是康公神像,於是供奉於廟址前的榕樹下。後來廟宇建成,神像於是遷入。「當然,康公本身就有鎮治火災的傳說,相傳晚清時候,順德縣的一條小村發生火災,一位身披蓑衣的老翁竟不顧安危衝入火場,大火隨即熄滅,人皆詫異,認為是康公顯靈。更為神奇的是,廟宇落成,火災居然真的減少,當然亦有可能是人們吸收教訓,懂得防患未然。」
另外,康公廟也曾辦義學。據指,在抗日戰爭時期,難民兒童失學問題引起關注,於是許多社團廟宇舉辦義學。黃文輝指,暫時未能查到康公廟義學停辦的日期,只見1978年出版的工商年鑑已無相關記載。而據1959年出版的《澳門工商年鑑》記載,義學校址設在木橋街四號三樓,緊貼康真康公廟水車館口廟的背後,「其時義學有學生190人,由值理會主席姚滿任校長」。
與社區共融
2020年,「康公誕」被列入澳門非遺清單,2025年也將是澳門康真君廟建廟165週年。廟宇的生命與社區息息相關。而據康真君廟慈善會表示,會方計劃復辦康公出巡和舉辦大型「康公說」活動,致力承傳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望未來,每年將為康公真君及廟內主要神祀寶誕祝壽,加強與本澳和內地宗教文化團體交流,與區內坊會保持緊密合作,參與「澳門廟宇遊蹤」,讓旅客加深對傳統廟宇文化的認識。每一座廟,都不只一個故事。這宗教建築除了是供奉神明的地方,也是社區交流互助的地方,更是見證社會發展的古蹟。每一座廟,都在訴說澳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