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財經人士認為美國所謂『芯片回流』不會成功

2023-02-25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劉舒淩)美國媒體報道,美商務部長23日宣佈將利用依據《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芯片法案”)推出的527億美元政策資金,建立至少兩個芯片製造集群,並於近期向企業開放補貼申請。但台灣財經人士近日直言,不相信美國所謂“芯片回流”會取得成功。

近日,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向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透露了去年8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一段談話。後者在台北當面向她以及其他美國國會議員表示,如果美國以為斥巨資就能進軍最頂尖的芯片製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佩洛西稱,在場其它台灣企業高管也提出疑問,但她傳達了美國“決心成功”的信息。

目前,圍繞美“芯片法案”的相關舉措確實取得進展。去年12月初,台積電為設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廠舉辦移機儀式,並宣佈二期工程將設立目前最先進的3納米制程,投資額提高至400億美元。此外,包括三星在內的多家芯片行業知名公司也在向美國轉移產能。527億美元的政策資金會讓這把火燒得更旺。

不過,看淡“芯片法案”前景,仍是不少台灣財經人士的共同觀點。頗有名氣的台灣外資圈前分析師、台政治大學學者王安亞近日在電視訪談節目中直言,拉長時間階段來看,台積電美國廠絕對不賺錢。他認為,芯片製造設備在世界各地是一樣的價錢,但(美國廠)設備以外的成本是台灣的四倍。美國拿納稅人的錢補貼芯片企業,企業不賺錢,祗能把成本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從頭到尾祗是造成通貨膨脹。

備受市場重視的陸行之等台灣芯片產業分析師也提出多個疑問,其中包含:台積電等非美國公司能分得多少份額?在美建立沒有效率的產能是否將拉低企業長期獲利表現並最終拖累整個產業?

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月14日披露已減持86%台積電股票的信息,進一步加劇了台灣財經界的擔憂。2022年第三季,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剛剛大買台積電6100萬股、價值逾40億美元,一度讓台灣民間、財經界感到振奮,未料建倉僅一個季度就大幅賣出。

揣摩各種可能原因,一般認為,台積電股東權益報酬率“受傷”是關鍵。台灣財經媒體人陳鳳馨近日分析指,台積電過去“台灣生產、服務全球客戶”的模式將有重大變化,繼12月宣佈加碼投資美國及赴日投資,未來還有可能到德國投資。該公司以區域生產服務區域客戶,大幅增加成本,毛利率和股東權益報酬率勢必變糟,因此影響到市場的決定。

王安亞及陳鳳馨都提及,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美國在這一輪芯片產業景氣高峰大幅加碼,可以預期,低谷出現時會很辛苦。以近期出現的美國科技業裁員潮為例,企業獲利稍差就以裁員應對;但芯片製造必須維持穩定的工程師團隊,甚至應該在景氣低谷時加碼投資。“逆風進場”的場景在美國恐難以實現,這也是“芯片回流”幾乎不可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美國媒體指出,張忠謀其實已經給了佩洛西犀利的提醒,即投巨資開設的高質量工廠如缺乏繼續投資,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設備很快就會過時。

對此,有台灣財經界人士無奈表示,這是一個政客主導經濟的時代,必須讓它走過一輪,再來思考怎麼重新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