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構改革醞釀『提效攻勢』

2023-03-09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王恩博)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7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發力多個重點領域,此次方案力圖通過一場提升治理效率效能的改革“攻勢”,解決那些事關重大、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

——科學技術:優化創新引擎

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域中居於核心地位,此次機構改革致力於讓這股“頭號動力”更加有勁。

方案擬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其具體管理職責被劃轉。在調整的同時,科技部戰略規劃、體制改革等一系列宏觀管理職責得到強化,並將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當下中國正面對國際科技競爭和外部遏制打壓的嚴峻形勢,更好統籌科技力量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克難,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將有助於優化創新這台關鍵引擎。

——金融監管:堅守風險底線

在金融混業經營已成趨勢,新業態層出不窮,金融風險跨行業、跨市場傳染性明顯增大的情況下,備受關注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再進一步。

此次方案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進一步解決監管職責不清晰、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問題,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

此外,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等措施也箭在弦上。無論“新機構”的設立、還是“老機構”的調整,都透露出同一個信號: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數據管理:力促高效流通

 數字經濟的作用在此次疫情應對中得到很好闡釋。而數據要素的高效配置,是推動其發展的關鍵一環。因應這一變革,方案擬組建國家數據局,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數據的管理、開發、利用。

 此舉其實有跡可循。近年來中國決策層對數據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已將其明確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去年底出臺的重磅檔“數據二十條”,更以“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作為主線。

  經過此次改革,國家數據局擬“接手”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的部分職責,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這些關係和職能被進一步理順,將有助於打破“數據孤島”,充分實現數據要素流動的安全暢通。

——鄉村振興:鞏固攻堅成果

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後,中國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不輕。

方案擬將國家鄉村振興局職責劃入農業農村部,但相關工作力度並不會減弱。優化職責後的農業農村部,要繼續加大對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幫扶力度,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的過渡期內,有關幫扶政策、財政支持、項目安排保持總體穩定。

此番調整意味著中國將更統籌地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過程中,整體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知識產權:“升格”回應關切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內在需要,各類企業關切已久。

改革方案對此作出回應,擬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的國家局“升格”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這被認為拼上了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的又一塊“拼圖”。在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過程中,中國料將持續發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準。

——老齡工作:求解“老有所養”更多答案

當老齡化成為中國的基本國情,老有所養也成了一道民生待解難題。

著眼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更好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方案作出一系列安排。包括擬將國家衛健委的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等職責劃入民政部等。

人們期待,老齡工作體制的不斷完善,能高效破解中國養老供需矛盾,求解“老有所養”更多答案,讓“幸福夕陽紅”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