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334號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

新冠已去無聲?

2023-04-07

項玉濤建議疫後需持續監察青年心理

疫情令居民的生活習慣上有不少改變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2年3月的報告中指出,患抑鬱和焦慮人士在COVID-19( 新冠)大流過去一年内大幅飆升25%,這些情況與該地區的感染率,疫情封控措施及社交有否受限制等有相輔相成關係,尤其是年青人及婦女受影響最嚴重,他們採取自殺和自殘行為的風險非常高。疫後時期,無形的壓力和心理健康問題,仍然潛在當中。

新冠首年抑鬱和焦慮人士在大幅飆升25%

該報告中還指出,這場大流行疫情導致的社會隔離狀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此使人們在工作、尋求親人支持以及參與社區活動方面的能力受到了限制。此外,孤獨,對自己和親人遭受感染、痛苦及死亡的恐懼,喪親之痛以及經濟上的擔憂也被認為是導致焦慮和抑鬱的壓力源。新冠首年抑鬱和焦慮人士在大幅飆升25%。

據世衛組織會員國報告,在大流行的大部分時間裡,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方面的服務在所有基本衛生服務中受干擾最為嚴重。許多國家還報告說,一些能挽救生命的精神衛生服務,包括預防自殺等,受到了嚴重干擾。而至2021年底,情況有所改善,但目前仍有太多人無法獲得針對原有和新發的精神衛生問題的必要護理和支持。

在整個大流行期間,世衛努力促進將精神衛生和社會心理支持融入全球應對工作的各個方面。世衛組織會員國亦已認識到COVID-19對精神衛生的影響,採取行動。世衛組織一份關於基本衛生服務連續性的摸底調查顯示,90%的國家正在努力向COVID-19患者和應對人員提供精神衛生和社會心理支持,以及需要在對精神衛生上增加全球投資,例如增加精神衛生工作者,以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精神衛生支持。(註#1 )

世衛:現在還不是宣佈這一大流行病結束的時候

內地和港澳地區疫情,自去年12月底出現首輪大型社會面感染,國家衛健委和本澳將新冠降級處理後,社會對於過往聞之色變的「新冠」二字,似乎拋諸腦後,疫情是否結束?

在全球範圍內,向世衛報告的確診新冠病例超過7525 億例,其中包括680 萬例死亡病例。

今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疫情仍然是一大全球健康威脅,現在還不是宣佈這一大流行病結束的時候。」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亦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病毒仍將是人類和動物體內長期存在的病原體。」譚德塞指,新冠疫情可能處於一個過渡階段,儘管全球的疫情形勢比一年前好,當時OMICRON變異株導致感染激增,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8週內,全球就報告了超過17萬與新冠相關的死亡病例。面對病毒株變異,新冠的威脅仍未完全解除,世衛組織敦促各國保持警惕,並繼續報告病毒監測和基因組測序數據。(註#2)

去年12月,本澳爆發首輪社會面大感染,據政府推算及估計,全澳有約7成人口已在該輪疫情中受到感染,高比例的受感染人數加上高比例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本澳在該波疫情後至今,暫未有出現第二波疫情。衛生局曾指,感染後的體內抗體水平,(相同病毒株計)只有3-6個月的抗體及免疫,免疫力將會下降,加上可能出現新的變種,繼續呼籲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

本澳自2月27日起,取消戶外及室內大部份場所配帶口罩的指引,但不代表新冠已經成為歷史。全球多國基本上都放寬或取消了大部份在過去在疫情期間實施的入境限制/要求、社交距離等。

可以回復疫情前般,有旅行的生活、在戶外無需帶口罩、取消社交限制,有形及政策上的限制取消、放寬,居民是否完全放下了對新冠的負擔?正如世衛指,仍然需要持續加強居民在精神健康的服務,讓居民從新冠的陰霾中,走出來。

(註#1引述自:聯合國新聞網站https://www.who.int/zh/news/item/02-03-2022-covid-19-pandemic-triggers-25-increase-in-prevalence-of-anxiety-and-depression-worldwide)

(註#2引述自:聯合國新聞網站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1/1114647)

疫後無件事?學者促持續關注疫後青少年心理問題

新冠疫情引發的健康問題之中,令政府、社服團體和居民最關注的,不單止是身體上的病徵,還有長期抗疫、壓力下引致的精神健康和壓力問題。疫情期間,不同國家地區的民眾和不同階層,都因疫情而直接、間接出現精神壓力上問題,焦慮、抑鬱,失眠等。目前抗疫日子似乎結束,進行疫後時期, 不代表一切已經結束,居民在情緒上的變化,同樣值得關注。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公共衛生與醫藥管理學系主任項玉濤指出,疫情期間,各類人群受到的影響都比較大,其中以青少年所受的影響比較大。在他對本澳居民在疫情期間的心理變化和問題研究中,高峰時期有4-5成受訪青少年有輕度至中度的心理問題,有部份更是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有自殺傾向或嘗試自殺。他提出,這些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長時間,教育工作和精神健康工作者需要留意,以及建議作出持續的社會監察。

新冠疫情籠罩澳門3年期間,居民的身心都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在長期抗疫日子下,居民有一段時間出現抗疫疲累,也曾有社服團體進行的調查中多次發現,市民在疫情下出現不同的程度的情緒及精神壓力,曾有研究指出,中學生在當時疫情封控措施、上網課、社交距離改變下,出現焦慮、失眠等情緒壓力問題;也有社服團體反映,長者也有出現疫下焦慮、情緒壓力及負面情緒的情況。市民疫下的情緒壓力、精神健康問題,進入後疫情時期尤其顯現,不過,如今疫情暫告平穩,不代表有關情況亦結束。

青少年疫情期間心理問題較明顯

除了情緒壓力上,項玉濤指出,由於疫情期間學生改以線上方式上課,形成青少年對互聯網依賴、網上欺凌等情況在疫情期間都相當普遍。他舉例:「因為疫情期間上網課,很多人(青少年)習慣了上網,如果不上網會很焦慮、抑鬱、失眠,出現對互聯網依賴,現在恢復了學校面授,他們使用網絡的時間非常少,會出現不適應。」反映出青少年在疫情期間及疫後,都有存在互聯網依賴問題。

項玉濤另指,由於疫情封控措施,造成居民長期心理影響,如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造成長期心理創傷。疫情中,澳門和香港、內地都有出現類似情況,而且普遍比較嚴重。他解釋,一個原因是疫情本身造成的問題,另一個原因是封控措施。根據過去研究經驗,隨著疫情過去,防疫措施結束,大多部份曾出現相關情況的受訪者,應該會回復。現在封控措施由於剛結束了,防疫政策變化,還未有第一手資料,但認為往後仍需作出關注,以及透過需要長期的定期評估,透過量表,了解受訪者有沒有在疫後仍出現情緒、失眠、互聯網依賴等問題,再檢視是否存在這些問題及嚴重程度,有需要時進行即時干預及治療,避免問題惡化和引發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