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多變•時局動盪
花地瑪聖母堂……愛的教堂
2023-09-29
與望廈聖方濟各聖堂一樣,同樣為貧苦者服務的『平民』教堂,是因為要服務貧困區內教友而建造的,此座建築簡潔、關懷民眾並展顯愛心信息的教堂,便是位於台山巴波沙坊李寶椿街的花地瑪聖母堂(Paróquia de Nossa Senhora de Fátima Macau)。
花地瑪聖母堂的建造歷史較望廈聖方濟各聖堂還要短,建今不足一百年,此聖堂始建於一九二九年,正值民國早期,大量難民由中國大陸移到澳門生活,居於台山、青洲、筷子基一帶,昔年上述區域居民多是貧困人家。天主教澳門教區在此興建教堂,主要是為北區一帶的教友服務,是屬於聖安多尼堂區的一個傳教中心,教堂初期只能容納卅人左右,後來因應北區人口增加和服務需求發展需要,聖堂於一九六五年升格為堂區。
難民湧入期建花地瑪聖母堂
翌年,時任澳門教區主教戴維理(D. Paulo José Tavares),認為聖堂的規模已不能應對教友所需,決定重建聖堂。重建聖堂的計畫起初是由當時的主任司鐸麥文傑負責,但在一九六六年,澳門發生了重大的『一二‧三』事件,有團體曾針對教會衝擊,其後有部分在澳門服務的外籍神職人員離開澳門,麥文傑神父亦前往加拿大傳教,教會將花地瑪聖母堂的重建任務交由高天予神父負責,正值社會動盪時刻,延續重建聖堂擴展服務大眾,釋出在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下,教會對貧苦大眾不離棄的信息,顯示教會在澳門工作服務的信心。
美術學博士李銳俊在導賞活動中指出;教堂的重建工程是由夏剛志與葡籍的安東尼建築師合作設計的,而在『一二‧三』事件後,安東尼亦離開澳門,建築規劃遂由夏剛志進行。花地瑪聖母堂作為『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會期1962~1965)後,澳門第一座建造的教堂,因此設計上與其他傳統教堂有所不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是要求各區教會以更新的步伐推動各地方教會,尤其是禮儀本地化,以及不同宗教和社會對話兩方面。
重建釋出教會不離棄信心
重建的花地瑪聖母堂樓高兩層,是無障礙的教堂,建築費為八十萬元,外牆用色是黑白兩色,是全澳教堂獨有的現代性、前衛性的設計,聖堂的大門採用排樓設計,主建築物分為兩層,上面是大聖堂,以T型作布局,建築物的地下為禮堂及多個功能室,作為教友聚會、舉辦活動之用。聖堂另一個特色,便是主建築物左方的鐘樓,其上面放置了三個不同大小的銅鐘,作彌撒時拉響之用。
教堂內的設計與望廈聖方濟各聖堂相若,簡潔為主體,教堂中間沒有設立側祭台,聖像的數目比較少。窗的設計是教堂最重要元素之一,大多數教堂的玻璃窗花是會有聖經故事,例如大堂的玻璃窗花是聖人圖像,但花地瑪聖母堂的窗沒有聖經的故事,只是黃、綠、黑三色,是擴充陽光的花玻璃設計,窗門可打開,俾能加強通風效果,包含設計藝術和實用元素,窗戶以彩色及不同形狀的玻璃砌出十字架圖案,極具時代感。
花地瑪聖母堂重建工程於一九六八年下旬竣工,同年十二月七日由戴維理主教祝聖,並將該堂奉獻於聖母,命名花地瑪聖母玫瑰之后聖堂。重建的花地瑪聖母堂是迎非傳統的教堂、實用、簡潔,是教會開放給社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