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桂騰芳』聖方濟各堂
2023-10-06
位於望廈俾利喇街的聖方濟各聖堂(Paróquia de São Francisco Xavier Mong-Há),建於一九零七年,是於上世紀初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所建,嘉諾撒仁愛女修會(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來澳門服務,聖方濟各聖堂是嘉諾撒修院建築體的一部分,修院與教堂座落地段,原是屬於當時富商唐麗泉的『唐家花園』所在地。因為修院昔年收養及照顧貧苦人家棄養的兒童,故被民眾稱之為『育嬰堂』(Asilo da Santa Infância),育嬰堂與聖方濟各聖堂是連接的,原是一體的建築物。
在去年初,聖方濟各堂區舉辦了一個名為『蘭桂騰芳‧堂區的成長故事』展覽,內容是有關該堂區的發展歷史,介紹望廈聖方濟各堂區由十九世紀末至現時的發展歷程,回顧百多年前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派修女遠洋來到望廈村,開辦醫院、安老院、書館、學校,以照顧貧病的人及被捨棄的嬰孩,並扶助無數家庭;其後,教區派遣神父到來發展牧民工作,漸漸形成望廈聖方濟各堂區。
百年前嘉諾撒修女遠洋來澳服務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來澳門服務初期,正值國內外持續動盪,戰亂連年不斷,大量難民湧入,且又爆發疫病。時為一八八八年七月,澳門爆發傳染病,澳葡政府請求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修女們來澳服務,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望廈社區工作中,觀察到此個社區的需要(當時的望廈村是屬於城郊外開發地區,附近一帶居民多為勞苦貧困者),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此設立了會院及修院小堂(即聖方濟各聖堂前身),小堂原為修女們自己參與禮儀之用。聖方濟各堂區附近一條街道,名為爹利仙拿姑娘街(Rua De Madre Terzina),又稱姑娘街,就是紀念在一八八八年七月,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應澳葡政府要求,首批前來澳門服務的修女之一的 Madre Teresa Lucian。
十九世紀末,教會在此建造望廈方濟各堂和牧民中心,由耶穌會的高美士(Adriano de Souza Gomes)神父負責。在一九零七年三月十二日,澳門主教鮑理諾(João Paulino de Azevedo e Castro)為望廈方濟各堂進行剪綵儀式。至一九三八年教堂重建,奉聖方濟各‧沙勿略聖人(Francisco Xavier)為主保,是為聖方濟各聖堂。
『姑娘街』因大愛留名
聖方濟各‧沙勿略為澳門教區主保聖人,瞻禮定於每年十二月三日,他是耶穌會創始人之一,首先將天主教傳播到亞洲的馬六甲和日本,天主教會稱之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是『傳教士的主保』。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嘉諾撒仁愛女修會開設了小兒病院及育嬰堂,配合澳門教區羅若望主教(João de Deus Ramalho)回應社會所需,擴展服務難民範圍,嘉諾撒仁愛女修會開設了小兒病院及育嬰堂,所辦的小兒病院是澳門第一所兒童病院,望廈聖方濟各聖堂及嘉諾撒修院因此再次重建,相關工程由旅澳意大利的夏剛志工程師負責。
育嬰堂外牆高處,有多個不同的兒童臉譜塑像,美術學博士李銳俊指出,夏剛志是一位建築設計師、雕塑家和畫家,更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在育嬰堂的兒童臉譜塑像,與意大利世遺──佛羅倫斯孤兒院牆外的兒童塑像有相若之處,都是每個造形、臉容都不一樣,凸顯出兒童的天真,各有不同的面貌,外牆有現代化的格子玻璃窗,展示其新典風格。
重修工程於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日完成,並由當時的羅若望主教(João de Deus Ramalho)見證下揭幕(聖堂側置有一九五一年重建竣工的葡文字句石碑),豎立石碑,成為今日的面貌。在重建後,聖方濟各聖堂不僅為修女參與禮儀之用,也公開給鄰舍及院外信友參與禮儀。
育嬰‧養老無私服務精神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於一九六五年增設了養老院,並在一九七三年加建殘障及弱智人士居所。在社會服務需求轉變下,一九七六年,女修會將育嬰堂改為聖方濟各養老院,『育嬰堂』至此成為嘉諾撒修院的歷史部分。
教區於一九七零年代開始,派神父來負責聖方濟各堂展開牧民工作,至二零二零年,望廈聖方濟各堂成為準堂區,現時;望廈聖方濟各堂已是澳門天主教教區的一個堂區。
年前,教區對嘉諾撒修院進行了改建工程,修院內部分建築被拆卸,興建為新的校舍,聖堂和修院的立面保留,還有與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在望廈堂區服務有『密切關係』,院外圍牆的『騰芳』兩個大字依舊,凸顯修會大愛無私的服務精神,教會亦指出,望廈堂區的成長與發展,均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修女堅忍與勞苦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