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本澳旅遊承載力是一項系統工程

2024-02-21

【特稿】在剛剛過去的內地春節黃金周假期,澳門共錄得入境旅客近136萬人次,日均接近17萬人次,已恢復至貼近2019年春節黃金周日均水準。然而,大三巴及新馬路一帶多次實行人潮管制及臨時交通措施,旅遊承載力問題再次備受關注。有市民反映旅客增多,對出行及生活都有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有坊會建議多利用區內其他街道分流並帶動旅客入社區,也有旅遊業人士建議優化交通配套,增設專車疏導旅客至其他區域,提高整體旅遊承載力。而政府方面也表示將在新春假期後檢視旅遊承載力問題。

筆者認為,本澳的旅遊承載力還遠遠未達到飽和的程度,只是個別旅遊旺區人流過於集中而呈現出來的一個“假象”而已。與過往相比,特區政府在旅遊接待、治安、交通、酒店等等方面皆得到很大進步,特別是與六大博企活化開發社區經濟來看,既為旅客打造了多元遊玩體驗,又為社區發展奠定了人人參與的基礎,只是剛剛起步還有待繼續深化改革,相信未來進一步推動旅客分流到區有更多可觀可消遣的內容。

正如三巴門坊會副會長陸國浩在接受傳媒採訪時所說的(引述澳門電台消息)“旅客過於集中令人擔憂承載力,但實際上澳門接待能力足夠,亦非各區都多人,認為旅遊承載力仍有空間,關鍵是要做好景點分流和交通疏導,包括人潮管制分流路線僅適用一、兩條街等,有待完善。”其實,大家都看出本澳旅遊承載力並不算飽和,呈現出來的“假象”問題只能說明旅客分流工作沒有做好而已。

既然說到要分流旅客到其他景點、街區,那首先我們想到的肯定是有沒有相應的景點或者場所用來承載、滿足分流旅客消遣所需呢?一般的街區在沒有妝點、修繕或者整體開發之前,是沒有形成一種消費氛圍,也難以留住旅客駐足消費,沒有可玩性自然很難留客,這從以往在新馬路周邊老街小巷門可羅雀可見效果一般,所以也就要求能整體規劃一個片區或場所來安頓旅客,這樣才能形成聚客的最基本條件。而這一點從政府與六大博企合作開展非博彩元素活化社區經濟圈就剛好切合這一需求。

其實,對於提高承載力,也不止於六大博企活化舊區,澳門每個社區都有其獨特文化底蘊,譬如黑沙環祐漢街市、水上街市、營地街市、雀仔園街市等等地方,都有其獨到之處,如何統籌規劃更好的消費項目以及攜手規劃周邊商業街道的統一宣傳等等,相信會更加豐富旅遊多元體驗,這對於在創新發掘本土固有元素方面,比額外再創造某些新景點新噱頭要來得好。

提高旅遊承載力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餐飲、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設施。還要加強景區管理,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佈局,避免遊客集中在某些熱門景點造成擁堵和安全隱患,可以引導遊客分流,提高整體的遊客體驗。要達成這一系列要求,免不了要政府來主導,攜手相關行業部署,甚至若有必要可以以“項目”來定項招標鼓勵企業投資,只有他們參與進來感到有利可圖,才能調動積極性,引導和支援旅遊產業的發展,提高服務水準和品質,從而增加旅遊承載力。

總的來說,提高旅遊承載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過合作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決旅遊承載力不足的問題,提升旅遊業的發展水準,為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旅遊體驗。希望未來能夠看到更多的改進和創新,讓旅遊事業蓬勃發展,為大家帶來更多福祉。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