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促構建特教生全方位支援體系

2024-04-03

【特訊】2022/2023學年本澳共有3329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在過去五年以平均每年新增約200人的趨勢上升。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及周惠儀表示,隨著融合教育理念及相關評估工具日趨成熟,可預視本澳未來融合學生人數將進一步增加,早療服務及配套支援的需求亦將明顯上升。建議政府持續加強資源投入,並於下一個《康復十年規劃》,構建全方面、多階段的支援服務體系,助力相關學生順利融入社會,共建友善共融家園。

馬耀鋒指出,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推算,本澳過去十年平均每年約有350至450個兒童發展遲緩個案,反映現時社會中可能仍有不少潛在個案。他又引述國際醫學指引建議,認為兒童早療應及早開始,並輔以密集及持久的訓練。然而,現時融合生評估輪候時間過長,早療服務的類型選擇,以及治療節數和時間過少,一直是本澳家長和學生面對的核心痛點。

他表示,政府近年雖持續增加服務站點建設和服務供應,但面對個案數量的持續增加,本澳早療服務的供給依然存在不穩定因素;同時,他又指,兒童早療有不同種類,如物理、職能、認知及行為等等,而現時本澳新增供應及人員培訓均普遍集中在語言治療方面,未足以應付繁雜多元的早療需求。馬耀鋒期望當局加大對相關服務資源的恆常投入,以及研究增設外出就診費用補貼措施的可行性,增加學生早療服務的選擇和治療密度;又建議當局及早研判現時各類治療師的人資需求,制定具針對性的人才培育計劃及引進措施,或資助更多社會服務團體提供早療服務,以填補早療服務的供應缺口。

周惠儀則關注相關學生的社會融入支援。她指出,本澳具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及其家長,在升學、就業及畢業後生活適應的規劃方面具支援需求,但現時取得渠道和支援力度存在不足,認為應對特教生在畢業後的需要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並由專業人員提供周詳的轉銜計劃,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她表示,《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已進入最後階段,建議政府在未來規劃當中,制定具延續性的就業支援及生涯規劃機制,尤其是對特教生畢業後階段的發展,包括鼓勵社會服務團體開展具有特色的職業培訓,支持社會企業經營和創造就業崗位,從而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明確的就業選擇,協助其制定個性化的指導計劃,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成年生活,實現個人的潛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