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建篩選分類設施優於生態島

2024-04-15

台灣、香港、澳門的保育團體昨午合辦關於「白海豚保育與固體廢料處理」的分享會

【本報訊】本澳曾於二零一五年以三億六千多萬元判給「隋性拆建物料分選設施的首階段生產線之設計及建造」,至今未有落實。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參考內地的「篩選分類設施」估計,利用一公頃土地建設「篩選分類設施」將可解決本澳建築廢料的問題,這面積不及「生態島」的十分之一。

政府計劃在路環黑沙與竹灣之間的龍爪角對出約一公里海面,利用建築廢料、垃圾焚化後的爐渣、固化飛灰物及混雜建築餘料堆填「生態島」。昨午,台灣、香港、澳門的保育團體合辦關於「白海豚保育與固體廢料處理」的分享會,有數十名市民出席。分享會結束前,他們高喊:「不要『生態島』,救救白海豚!」

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指出,香港環保署的管理建築廢料的目標有三:減少產生建築廢物;提高建築廢物回收再用和循環再造的成效;減少堆填區的建築廢物接收量。

麥希汶表示,香港當局把建築廢物管理的可取程度分為五級,最高可取程度是避免產生廢物,隨之是盡量減少廢物、回收再用、廢物處理,最低可取程度是廢物棄置,這正是澳門計劃堆填「生態島」的手段,麥說:「是最差的做法。」她也介紹,香港現有四項建築廢料管理設施,當中有「篩選分類設施」,篩出惰性建築廢料往後重用。

本澳曾在二零一五年以三億六千多萬元判給「隋性拆建物料分選設施的首階段生產線之設計及建造」,至今沒有建造。到了今年,官員宣稱沒有空間開展工程。

若要應對澳門的建築廢料而開設「篩選分類設施」,究竟需要多少空間?麥希汶綜合吉林、北京、遼寧、陝西、廣東的「篩選分類項目」後估計,佔地只需一公頃將可應付澳門所需。政府計劃中的「生態島」將是二百五十公頃,面積大於兩個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麥指政府從來沒有公布「篩選分類設施」佔地多大,但相信需要的面積不及「生態島」十分之一。

麥希汶表示,環保局網站聲稱「篩選分類設施」工程被擱置是由於現時堆填內不夠空間,急需堆填「生態島」。但是,政府沒有告訴市民,由始至終最急需的空間不是「生態島」,而僅是一個符合內地要求的建築廢料「篩選分類設施」。她提出只要澳門及時建設「篩選分類設施」,便可大大減少填海和土地壓力,不用破壞白海豚棲息地,亦是循環利用廢料的長遠之計。

一名出席分享會的市民提出,就在現時的路氹建築廢料堆填區對面,就有一幅長年閒置已被政府收回的土地,那裡約有十公頃,足以建設多個「篩選分類設施」。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任吳慧君介紹台灣營建剩餘土石方與廢棄物理的方式。她提及,土石方可再利用於填方或綠建材,例如:用於馬路或房屋地基。至於澳門政府計劃在「生態島」放置的焚化爐底渣,吳介紹,台灣政府推廣「焚化再生粒料」,要求各公共工程如使用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應摻配轄內底渣資源化產品替代粒料到少五成。

吳慧君指台灣著重循環再利用,填堆與焚化是最懶惰的方式。海洋非常非常珍貴,保育團體都不同意填海,都會盡力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