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676號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國際一流教育

2024-05-17

澳門在國際教育測驗頗有成績,卻沒有外國爭相仿傚「澳門教育模式」

華人社會素來重視教育的實用功能

提升學子英語能力與國際視野,自然是不少家長的「志業」。

國際教育目的是希望提升學習者成為一位負責任的世界公民,具備跨文化能力,為全球重大議題作出貢獻。

【引子】國際教育與國際學校讓人自然聯想到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提升學子英語能力與國際視野,自然是不少家長的「志業」。華人社會素來重視教育的實用功能,特別是維持家族社經地位,這種覺悟讓華人家庭十分重視教育的實用主義,在全球大學國際排名都是以英語系國家為主導的情況底下,提升子女贏在起跑線的機會,可謂常情也。

提升外語能力是否等同國際教育?相信沒有人會覺得答案那麽簡單。換一下角度,在全英語環境長大的孩童,提升英語能力自然不會視為已接受國際教育。國際教育的源起在教育思想發展史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IB只不過是其中一塊拼圖。

源起與理念

學界對於國際教育或國際學校源起的共識,認為可追溯至16、17世紀,教育學家John Comenius(1592-1670)提出的泛智學院(Pansophic College)作為開端。Comenius認為教育核心應教導學生跨文化知識(Intercultural),建立一所跨國的學校研究世界不同的學問,培養學生愛智的精神。受限於時空與信仰,Comenius的世界與真理限定在拉丁文與上帝。

在大航海時期的背景下,各地間的交流與互動更見頻繁,這也成為當時知識份子需要認識跨地文化的思想來源,後續的Rousseau提倡教育應培養兒童解除國家偏見,以及文人Hugo與Dickens倡議培養國際公民及建立國際教育也不難看出時代發展的影響軌跡。這些想法為後續國際教育的思想核心作出定調:國際教育的重點在於跨文化的理解。而到1851年倫敦的萬國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 in London),更首先推動跨國的教育交流。而18、19世紀,國族(Nation)觀念的醞釀、國家管理教育的想法,以及比較教育興起,使國際教育的內容框架具備基本的面貌:認識鄰國、借鑑經驗、提升國力,破除國與國之間的偏見,而這種想法一直發展到20世紀。

兩次世界大戰讓全球人類驚覺到,教育目的若只單純為了提升國力,那是充滿危險的,跨國合作、放下仇恨,建立和平,全球才能可長遠發展,這也成為了聯合國成立時創立目的與宗旨,國際教育自然也認為了該組織關注的重點,1974年更定下了基本的原則,倡議各國遵守,了解自身的文化遺產、學會尊重他人,提升國際理解、和平、民主與人權等,該次轉折把國際教育目的定義為培養國際公民,而不是單純提升學習者的個人能力,這教育圖像一直影響至今。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教育思潮正在由傳統教學轉向進正步主義,鼓勵學生為中心、批判思考、建構主義的學習為主等,這也成為了國際教育的教學理論依據,1960年代創立的IB課程,也正是這樣的思潮下應運而生。

IB的前世今生

關於IB的想法可歷史溯源至1925年,由法國學者Adolphe Ferrièire提出。作為日內瓦國際學校的成員,Adolphe Ferrièire同時也是盧梭教育研究所(Rousseau Institute1912)的成員之一,該研究所在1925年成為日後著名的國際教育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IBE)。當時,他正在撰寫17世紀歐洲教育改革的專著,從文獻中找到有關養份,提出國際文憑的想法。

時間來到50年代,國際教育於已作為日內瓦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School of Geneva)暑假課程提供給學生,而當時的國際教育是鼓勵學生明白世界的文化遺產,了解到各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合作的必要性。而國際文憑項目早在1962年出現,而國際學校協會(International School Association)支持發展國際文憑作為大學入學的國際證書,教育界正式接受IB的想法,而IB亦於1968年正式在日內瓦成立總部,且由培養國際菁英的教育取向,轉變至惠及全球公民的一般教育體系。時至今天,IB由最早出現的是文憑課程(The Diploma Programme),發展至今天具備中學(Middle Years Programme MYP 1994)、小學(Primary Year ProgrammePYP 1997),及職業先修證明(IB career-related certificate 2012)的完整課程體系。也由最早關注個別議題,環境變化、拉丁美洲的債務危機及安樂殺等,發展出六大領域、三大核心(Theory of KnowledgeTOK;Creativity Action and Service CAS;Extended essay) 而成為全球多數國際學校共用的課程框架。

不管其架構如何發展與改變,其核心理念則一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掛勾,最新版本的IB學習者能力目標共有十項,也是希望透過課程讓學習者致力成為探究者、開明思想、關懷世界,學習外語最終目的也是希望提升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從而成為一名全球的公民,具有國際情懷(International Mindedness)與國際視野(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為建立一個更好更和平的世界而努力。

成為國際一流教育

自二戰以降,國際組織對於全球教育關注與日俱增,作為社會功能重要一環。近代的教育觀從來不被單純視為提升國力的工具,而被視為促進全球合作與建立全球和平的重要橋樑,不管是PISA、PIRLS等國際測試,也是強調相同的理念,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更積極出版國際公民教育綱要,鼓勵國與國間放下國族仇恨,推動和平教育,並認為這是國際一流教育最需要具備的特質。

近年,特別是疫情以後,各國紛紛從推出新一波的國際教育政策文本,把有關議題提升到政策層面,這裡援引數例,美國2012年提出有關政策,並在2023年作出更新;英國則2019年提出,去年發表進度報告;澳洲的國際教育政策是2021至2030年,其他如法國、芬蘭、葡國、德國及加拿大等都有類似計劃,綜合其建議,除了吸引國際學生留學外、培育在地學生語言能力、國際交流等都不能在文件的字裡間看到。其中,提升所有學生的國際跨文化能力與國際情懷更成為各國政策的關鍵詞,部份國家更是開設教師培訓,以促進老師的專業發展。

鄰埠香港則於2023年8月,由思路研究會、嶺南大學及高等教育評議會等提出《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對策建議》研究報告書,當中涉及人才招攬、提升本地競爭力,以及加強學生語言能力等,與國際社會的倡議略有不同,香港融入了不少本地特色,有興趣者可作延伸閱讀。至於澳門,暫時未能看到官方有獨立的文本針對相關議題。

自回歸以來,澳門積極參與國際教育,在國際教育測驗頗有成績,也提供學生參與國際研討的機會,促進跨國學校交流等,追溯至千禧年後的課改,在相關的法律文件中,也有提升學生國際視野等字眼。然而,卻罕有聽聞全球各國會像對待芬蘭,又或者過往的香港,派員爭相仿傚「澳門教育模式」,儘管澳門在國際教育測試一直穩居全球前列,更有兼具公平與卓越的美譽,為何全球過往只有學習芬蘭模式卻沒有澳門?值得深思。

I.Hill作為蜚聲國際的學者,長年研究國際教育,這位曾擔任IB顧問學者在梳理全球世界一流的國際教育模式時發現,檢視當地教育是否一流與國際化,以下幾項甚為關鍵:學生教育是否明白世界是相互依存、具備端正態度、國際視野、能否把學習內容串聯在一起,以及最後亦是最關鍵的,當地教育能否培養學生的國際情懷。他進一步指出,國際教育或國際學校不應是少數人享用的資源,而是一種教育視野,目的是希望提升學習者成為一位負責任的世界公民,具備跨文化能力,為全球重大議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