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怎樣的新醫學院?

港科大成立顧問小組推動籌建香港第三間醫學院

2024-11-05

【香港中通社11月4日綜合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於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籌備香港第三間醫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紛紛表示支持,科大率先於4日成立校董會顧問小組。

香港科技大學4日宣布成立涵括國際醫療學術界多名專家的校董會顧問小組,為科大校董會提供專業及策略意見,以實踐建設香港第三間醫學院的願景。顧問小組將由梁智鴻醫生擔任主席。

據科大介紹,梁智鴻擁有近60年的泌尿科專科醫生經驗,曾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醫學界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及行政會議非官方成員。梁醫生擔任香港大學校董會主席期間(2009年至2015年),於建立港大深圳醫院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科大校長葉玉如感謝梁醫生加入顧問小組。她表示,深信顧問小組成員將能發揮所長,協助科大校董會帶領並監察科大推進該項目的進展,以回應香港對醫療專業人才的需求。

校董會顧問小組的成員包括前英國衛生部長、倫敦帝國學院保羅哈姆林外科講座教授Ara DARZI,哥倫比亞大學醫學教授何大一,曾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史丹福大學著名醫學教授Roger KORNBERG,以及新加坡傑出眼科醫生兼臨床科學家黃天蔭。

香港需要怎樣的新醫學院?

目前,香港有兩所醫學院,分別位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培育了香港主要的醫生人手。但這並未解決醫生缺口,據香港醫管局今年發佈的新一份醫療人力推算報告,香港在2030年將迎來1570個醫生人手空缺。至於普通科護士的缺口則更大,推算2030年會有8700個。

為解決醫生人手不足問題、配合香港發展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表示,“籌建第三所醫學院絕對是其中一個選項”。他強調,該醫學院必須“高素質”,能與現有兩間醫學院看齊。

科大從爭設新醫學院名額的籌備工作起,體現了對“高素質”的追求。其新成立的顧問小組成員涵蓋多名國際醫療學術界專家,包括前英國衛生部長,以及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等,為科大校董會提供專業策略意見。

香港立法會議員林順潮給出建議指,香港可考慮參考新加坡建立醫學院的例子,引入英美等地的大學醫學院合辦課程,獲取國際優秀醫學教學資源。

此外,培育合格醫學生所需時間成本、專業限制等亦值得考慮。目前,港大的醫科課程為6年制,中大則設不同路徑,若成績達標,學生可選擇5年讀完醫科。

盧寵茂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可參考4年制的美式課程,以招收第二學位學生為主,申請人須先完成首個學士學位課程,方可報讀醫科。

該建議將第三間醫學院培育人才的時間成本又“縮”一年,倘若採取該方式,學生無需再修讀基礎課程。盧寵茂認為,該舉措或能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港,新增一種收生途徑,且該方式招到的學生會較為成熟。

新一間醫學院的存在,同時不應分薄現有兩間醫學院資源。盧寵茂表示,例如期望新醫學院能夠創新運營模式,如不由政府方面資助所有資金,嘗試採取其他途徑籌集資金等。

針對現有資源,他亦指,政府會加大力度培訓,增加本地醫生供應;2025至26學年起,政府會增加現有兩間醫學院學額,由每年590個增至650個。

現時,香港共有兩間公營教學醫院,分別是瑪麗醫院與威爾斯親王醫院,對應港大與中大醫學院。連同由浸會大學承辦營運服務契約的香港中醫醫院,香港將擁有三間公營教學醫院。待香港增設第三間醫學院後,相信新的醫院及醫療資源亦能應運而生,進一步“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