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工務領域全力推動建設宜居城市
2024-11-05
【施特政寫】為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地位和功能,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在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二五”規劃的前提下,運輸工務範疇的施政一直以服務市民、致力提供市民所需為指導方針,有序落實各項工作。一如既往在公共房屋、交通、環保、城市規劃,以及公共建設作出最大努力。
有序建設A區與澳門半島各連接通道
依照2024年財政年度施政方針,公共建設局配合新城A區的整體發展時程,按序展開了新城A區與澳門半島的一系列連接道路的工程,同時藉機重整工程位置周邊的路網。
A區與澳門半島之間共規劃有四條連接道路,其中A1連接橋已投入使用。其餘三條也已經按序推進。
於2022年11月動工的A區與澳門半島連接橋(A2),工程包括建造行車天橋及行人天橋。行車天橋由勞動節大馬路近污水處理廠連接至新城填海區 A區西側;行人天橋由友誼橋大馬路連接至新城填海區A區西側,並與現時通往水塘的行人天橋連接。按計劃於2024年第四季竣工。
於2024年第二季動工的A區與澳門半島連接橋(A3),位於澳門半島一側,分成四條匝道與友誼大橋、友誼大橋匝道、友誼大馬路和外港碼頭道路銜接,並在新城A區與澳氹四橋的口岸連接線高架橋連通。現時正進行施工計劃圖則報批、樁基礎超前鑽工作、施工棧道橋及施工平台搭建等工作。
隨著新城A、B區的發展以及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的落成使用,需要有效處理因而產生的交通流量需求。建造A、B區行車天橋,將為新城發展提供必要的交通聯繫和支撐。天橋設於由A區南端至B區東側之間,正進行施工計劃圖則報批及工程前期工作。
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加緊推進
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是特區政府重大防災工程之一,旨在紓緩內港因地勢低窪而一直存在的水浸問題。
特區政府已於2022年展開內港南排水系統整治工程,於河邊新街、比厘喇馬忌士街及火船頭街一帶建造雨水泵站、污水泵站、雨水箱涵、雨水及污水下水道,工程共分三期進行。
第一期工程主要建造大型雨水泵站及污水處理設施結構平台,工程於2022年11月動工並已於2024年7月完工。
雨水泵站按五十年一遇重現周期設計標準考慮,結合第二期及第三期工程建造的雨水箱涵及下水道系統,內港南一帶的雨水將經雨水箱涵收集後再經雨水泵站抽升排出海,將有助紓緩內港南水浸問題。
第二期及第三期工程目前按計劃有序推進,繼續在河邊新街、比厘喇馬忌士街及火船頭街進行污水泵站、雨水箱涵、下水道及道路工程施工。
工程透過分段施工和局部圍蔽方式,確保車輛通行。此外,也要求承建單位定期對施工所影響區域的排水系統進行檢查及增加泵水設施,減低在施工期間因風雨季引發水浸情況。
兩項工程預計將分別於2024年第四季及2025年第二季完工。工程現時仍處於高峰施工階段,公共建設局已督促承建商及監理時刻留意現場的狀況,確保施工及周邊的安全,按期保質完成。
《新的士法》首批8年期的士已陸續投入營運
按《二0二四年財政年度施政方針》,因應部份具期限的士執照陸續到期,並回應公眾對的士服務的需求,特區政府適時根據《輕型出租車客運法律制度》(下稱《新的士法》),開展的士准照競投和發牌工作。
交通事務局於2023年10月啟動《新的士法》頒佈後首次“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普通准照的公開競投”。
是次競投規定承批人必須為本澳註冊公司,所營事業僅限於經營的士客運業務,一共發出10個8年期的士准照,合共500輛普通的士。交通事務局已於2024年3月底公佈判給結果,每間中標公司可投入服務的士數量不多於50輛,將會陸續投入服務。
交通事務局將在獲判給公司符合條件後向其發出准照。按相關規定,本次競投的500輛的士須於2025年第一季度或之前投入服務。其餘獲判給公司正加緊進行籌備工作。
澳門大橋開通
澳門大橋正式通車,連接新城填海E1區、A區及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大橋主線全長約3.1公里,是澳門首條雙向八車道的跨海大橋,中間兩車道為電單車專道。
澳門大橋啟用後,由路氹往返人工島的交通路徑預計較經友誼大橋縮短約3公里,行車時間節省約3至6分鐘,可分擔友誼大橋高峰時段約三成車流。
為理順澳門大橋開通後的車流交織情況,交通事務局已調整大橋出入口周邊道路的交通安排。其中,北安大馬路近友誼大橋的調頭處僅供來自偉龍馬路行車天橋的車輛使用,以前往澳門大橋電單車專道或新城E區,並禁止來自北安圓形地方向的車輛使用,相關車輛可取道偉龍馬路行車天橋下方調頭處。
公共巴士方面,增設103X巴士路線經澳門大橋直接往返港珠澳大橋邊檢大樓與氹仔客運碼頭,而由人工島往來北安或路氹之酒店及娛樂場穿梭巴士路線亦會改經澳門大橋。
按規劃,未來將會陸續完成A2橋、A3橋及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B匝道等,形成跨區道路網,逐步提升澳門整體道路的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