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哥 好溫功課
本澳中學生普遍有不同程度課業壓力
2024-11-22
根據教青局2024/ 2025學年年度學校運作指南第三章:學校管理中,就全澳中小幼特教,有功課量指引,例如中、小學生每日做功課時間約 1 小時左右,小五至小六亦不宜超過 1 小時 30 分,中學生則不宜超過 2 小時。但據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發佈的「2024澳門中學生課餘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學生面對多種壓力,其中9成受訪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課業壓力,其中3成4受訪學生感到非常有壓力。反映出,功課壓力問題,在近年多方面試圖為學生壓負之下,仍然令不少學生感到窒息。
超過5成學生認為課業、升學壓力頗大
功課量多的問題,不單在小學,在中學同樣有此情況。為調查中學生對課餘時間的認知與支配能力,了解青少年家庭關係、壓力來源和身心健康等情況,避免課餘活動中出現偏差行為,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於今年6月6日至26日以問卷形式調查中學生課餘生活狀況,並於10月底發布「2024澳門中學生課餘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報告」。是次共訪問本澳14間中學共1769名中學生,年級分佈上,除高三年級學生所佔比較小外,其餘年級分佈較為平均。調查數據顯示,近8成每日課餘到回家前在外活動的時間為1至3個小時;超過5成學生認為課業、升學壓力頗大;父母、朋友、同學是中學生課餘生活人際關係網的3大重要支柱。
19%受訪學生對參與補習班或興趣班活動感到疲憊
有近75%受訪者會參與課後輔導與興趣班,原因依次為「興趣愛好」,佔28%多,升學需求者佔15%多。在課餘活動安排,以休閒娛樂活動(22.09%)、體育類(13.04%)及藝術類(12.32%)佔首三位。至於投放的時間,近41%受訪學生把活動時間控制於兩小時以內,並有接近19%受訪學生對參與補習班或興趣班活動「經常」或「總是」感到疲憊。研究還發現,在課餘活動時間安排上,上網活動佔首位,約有9成4的中學生每天課後會選擇上網,約6成5學生上網時間長達在3小時以上,並且約有1成學生選擇網友作為傾訴對象。
該調查研究報告還顯示,受訪者的壓力依序為課業、人際關係、情感、家庭及兼職。有90%多受訪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課業壓力,包含升學壓力,另有77.49%受訪學生有家庭及學校的人際關係壓力。面對壓力,受訪者選擇﹕睡覺、聽音樂和打機,傾向以娛樂方式減壓。
讀書有壓力 ,不是今時今日的事,關注到問題的嚴重性, 2021年初,教育暨青年局、衞生局、社會工作局聯同中華教育會、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明愛生命熱線等共同設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並隨即召開工作會議,藉此高度關注青少年精神及身心健康發展,動員社會,結合各方力量共同協作進行積極預防、教育和開展多方位的支援工作。又在學年年度學校運作指南的學校管理中,對基礎教育中的不同階段功課量提供指標,以及推出多元評核制度,減輕學生傳統測考的壓力。在多方面工作減負之下,學生仍然感到有壓力。
中、小學階段每日做功課時間以1.5小時為佳
在教青局予學校的學校運作指南中,今學年2024/2025 學校年度為例,對基礎教育不同階段的學生功課量都有提供指引,
重視本澳中學生對課餘活動項目的需求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指出,由於研究發現有約6成中學生認為目前自身課餘生活安排有改善空間,建議相關部門重視本澳中學生對課餘活動項目的需求,持續完善配套措施支持中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增值自我,身心健康成長。同時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家長及社會應重視中學生課後活動時間的合理安排性,確保中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用於學習,發展興趣,同時也應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閱讀等多元活動。
在中學生高強度使用網絡的情況下,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建議相關單位應經由多元教育模式,持續教導中學生認識網絡環境的複雜性,提醒他們保護個人隱私,辨別網絡資訊的真偽,在網絡交友時時刻保持小心謹慎的心態,防範網絡詐騙和欺淩。以及建議家長重視親子相處和家庭相處的重要性,通過共同參與課餘活動,改善部分中學生與家人相處時間不足的問題,促進家庭和諧與孩子的健康成長。
過多的功課,某程度上只會加重學生的壓力,如何進一步取得「量」的平衡,在「質」方面提升,反而值得研究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