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880號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輟學青少年何去何從?
2025-01-13
【特稿】本月中上旬,司警破獲走水貨集團利用輟學學生穿上校服從事走水貨活動的案件,事件中共有3名年約16至17歲的青少年參與走水貨,事件除了帶出走水貨的猖獗程度,亦帶出青少年問題。家長、教育部門面對青少年輟學及教育問題,在如今這世道及價值觀下,應該如何應對?!
16、17歲的青少年,普遍上應該投入在學習階段,為未來學業及升大選科,以及往後的人生涯規劃作準備。在上世紀勞動階層為主的年代,大部份的父母為生活奔波,為生活、為頭家,早出晚歸,當時的父母最怕不是自身勞動辛苦排第一,最怕是經濟壓力、無時間照顧仔女而令仔女誤入歧途。普遍的父母都會有種期望,期望子女讀好書,透過知識提升職業技能,搵份舒服啲嘅工,這種思想在傳統的華人眼中,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受到動搖,那怕時移世易,經濟和產業鏈走向輕工業、第三產業,不少父母仍然是希望及勉勵仔女勤力讀書,將來搵份好工,穩穩定定生活。
本澳中學生的升大率雖然高,超過9成,甚至有9成多,留級率問題近年在教育界和教青局努力引入多元評核之下,數字上似有改善,但每年仍有不少學生面對學習、留級問題,有部份學生和家長,透過補習,盡力解決學習困難的問題,少部份學生在不同個人因素和原因之下,無法繼續而選擇輟學,作為家長對之無奈又心痛,唯有抱最後希望「仔女唔好誤入歧途,唔好跟人學壞或者被利用作參與犯罪行為」。近年,青少年販毒、青少年參與罪案,如網絡或校園欺凌案時有發生,反映出青少年問題仍然是值得留意和作好預防的一環。
青少年問題背後有家庭問題、教育制度問題、社會價值觀問題、就業問題等,一籃子不可分割。對之,教育部門和教育機構、執法和懲教部門、社工局、青少年和家庭服務團體需要各施其職,發揮好相應的社會功能,做好預防、教育工作。本澳經濟和產業已進入第三產業,除了文職,對不同的工種都有一定需求,例如藍領、餐飲業、甜品餅食、手工藝、美容美甲、髮型等,行行可以出狀元,持續進修基金和勞工事務局可以考慮研究更多支援相應課程,讓有興趣向有關行業發展的青少年修讀,提升個人及職業技能,在修讀高中和高等教育以外,為輟學青少年提供另一條出路,讓青少年找到合適自身發展的道路和技能, 找到人生方向。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