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和小販如何轉型

2025-01-21

【特稿】《小販管理制度》將於今年 3月 1日起生效,市政署正開展一系列的宣導工作,希望協助現有小販過渡的同時,推動小販守法經營,提升服務質素,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按市政署資料,本澳目前543個有效小販准照中,9成年齡在 50歲或以上,年齡普遍偏高。小販行業的存續和發展,在營商環境、行業發展和企業競爭之下,未來如何存續、轉變,需要考量。

截至2024年底,市政署共發出543個小販准照,其中541個為固定小販檔,佔99.6%,餘下2檔為流動小販。541個固定小販檔中,431檔分別位於飛能便度街、筷子基、營地街市外圍等14個小販區内,佔79.67%。餘下110檔則分佈於本澳各公共街道。售賣種類主要集中於成衣百貨(230檔,42.36%)、生果 (100檔,18.42%)及熟食類(73檔,13.44%) 。另一方面,小販亦面臨經營者人口老化問題,全澳小販年齡偏高,逾9成小販年齡在50歲或以上。

小販行業見證了本澳經濟的發展,近年面臨的挑戰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售賣蔬果的街鋪、超市越來越多,疫情期間加速了網上超市的發展,鮮活食品都可以送貨到家,超市預先包裝好蔬菜、水果、豬肉、醃製好的凍肉、冰鮮豬肉/牛肉、凍肉和冷凍食品,近年,部份超市更加有游水生猛海鮮出售,商品琳瑯滿目,加上乾淨衛生的環境,價錢一目了然,吸引年青和中年消費者到超市買餸,吸納了相關年齡層消費者之外,也吸引不少過往習慣到街市或小販檔的長者、主婦,令鮮活食品小販檔經營競爭更激烈。至於售賣成衣百貨類小販檔,同樣面對消費客源流失問題。小販行業因前景和發展、收入、就業保障等問題,基本上已經沒有年青人願意入行,只有部份街市熟食檔的整治後,吸引部份新經營者或較年青的經營者競投經營,以此作為創業的實踐場地。

市政署近年先後為小販的經營提升軟硬件,包括為傳統街市提升硬件,開展整治工程,以及於3月1日起實施《小販管理制度》。隨著社會發展,部份街市已經失去了原有功能和市場,例如路環街市,對於該部份街市,可以研究轉變市場定位,如改為售賣文創產品、熟食,吸引旅客和年青消費者,按社會和經濟發展作新的定位,讓公共資源效益得以持續發揮。

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