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899號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推粵澳青創基地發展心路歷程
2025-02-07
【特稿】廣州市政協委員及粵澳國際產業融合發展青創基地創辦人李彩紅日前在一場活動講座中,分享了她在廣州南沙創建粵澳青創基地的寶貴經驗。李彩紅指出,春節前,澳門科技企業組團參加美國CES展,讓她驚訝地發現,內地的“出海”企業規模相當龐大。她建議,澳門的平台和企業應該與內地的科技公司攜手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作為一位長期活躍於穗澳兩地的推動者,李彩紅致力於促進青年交流,為澳門青年北上發展提供支持。在南沙,她引領建立的青創基地已成功孵化多個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在內地屢獲殊榮的澳門文創公司、在廣州成立並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以及在內地蓬勃發展的澳門特色連鎖美食企業。
李彩紅提到,粵澳青創基地自2022年揭牌以來,受惠於內地的各項利好政策,發展勢頭強勁。作為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的會長,她還將這些政策信息帶回澳門,協會在當地創建了共享空間,讓澳門青年能夠參加各類沙龍活動,提前了解內地的發展機遇,隨後再到廣州南沙的青創基地進行實踐。
截至目前,已有80多家企業進駐青創基地,其中超過30家來自澳門。這些創業團隊並非孤立發展,通過青創基地的平台,他們中的一些已成功形成上下游產業鏈。例如,一家名為“貓次元”的寵物用品公司,專注於環保貓砂的研發,其原料來自於澳門的一家連鎖精釀啤酒品牌的廢棄麥芽渣。
李彩紅強調,澳門的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若能通過大型企業的帶動,實現抱團發展或與內地大公司合作,將更有助於控制風險,達成可持續經營。此外,青創基地內還有不少內地青年的創業團隊,他們也可以借助澳門的窗口,進入葡語系國家市場,挖掘更多商機。
作為廣州市政協委員,李彩紅一直關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議題。她認為,內地的文化創意產業未來潛力巨大,是澳門青年可以大膽嘗試的領域。她鼓勵澳門青年將本地特色融入內地的“文化+”產業模式中,講好澳門故事。
談及新年的目標,李彩紅表示,她希望能夠在南沙進一步強化青創基地的建設,幫助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他們的夢想。她的願景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更是致力於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成長機會,助力他們在新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