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899號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讓中國與世界「年」在一起
2025-02-07
乙巳蛇年至,全球年味濃。春節,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國界,讓中國與世界「年」在一起。在旅遊市場湧動的熱潮中,在全球多地點亮的「中國紅」裡,在年味十足的消費場景中,中國與世界同享節日喜慶,共享發展機遇。通過春節這一窗口,世界看到了更加開放包容的中國,見證了中國經濟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春節,國人赴海外旅遊動力「滿格」。春節假期延長、免簽國家增加、國際航班恢復,都激發了中國遊客跨境旅遊「說走就走」的熱情,為多國旅遊業復蘇、經濟發展帶去新活力。線上旅遊平台攜程發佈的數據顯示,春節首日,中國出境遊訂單較去年春節同期呈現兩位數增長,海外租車和門票訂單漲幅超過七成。去哪兒平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中國遊客目的地覆蓋2100餘個境外城市。美國「旅行和旅遊世界」網站報道說,2025年農曆春節假期,中國旅遊出行人次將創近年來新高,春節期間強勁的旅遊消費將為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無論是欣賞國內風景還是出國旅行,中國市場都將成為2025年全球旅遊業繁榮的標誌性開端。
這個春節,世界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奔赴中國。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海外遊客趁著來華便利政策的利好加入春運人潮,來一場充滿年味的「中國遊」。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海外遊客紛紛開啟「逛吃買」模式,將自己的手機相冊和線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中國各地競相推出「非遺遊」,以當地人文風俗、文化體驗為核心設計旅行路線,進一步推動春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文化感召力增強對全球消費者的吸引力。攜程數據顯示,近1個月,海外遊客「燈會」「京劇」「川劇變臉」等文化類項目門票訂單同比增長超6倍。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預測,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口岸將迎來新一輪出入境客流高峰,日均出入境人員將達185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假期增長9.5%。
年貨跨境流動,年味世界共享。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關稅總水平不斷降低,新西蘭獼猴桃、智利車厘子、澳洲龍蝦、俄羅斯雪蟹等進入中國人的年貨「大禮包」,「洋年貨」持續走俏,體現出中國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和蓬勃的消費活力,彰顯出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2024年,中國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預計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與此同時,春節不斷增長的影響力,也助推海外市場中國年貨需求量持續走高。在海外電商平台,印有生肖等春節元素的貼紙玩具、蛇年吉祥物毛絨玩偶、春聯等廣受歡迎。湖南瀏陽等地生產的煙花產品海內外訂單火爆,無人機煙花等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產品備受青睞。在社交平台上,「中國餃子」「年宵花」等話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更是世界之中國。春節經濟「火」起來,「火」到了世界各地;春節消費「旺」起來,折射中國經濟發展強勁內生動力,讓全球貿易伙伴更看好中國市場前景。2024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可圈可點的成績單。春暖大地,中國必將與世界一道書寫值得期待的新篇章。
入鄉隨俗 當老外遇到春節
「我們喜歡春節,所以來到這裡。」巴西人韋斯利•比喬夫說,他和朋友們準備用30天旅遊中國,專程體驗「地球另一端的新年」。
歡騰的音樂中,土家族阿哥阿妹揮動著手中的龍燈;幾十張餐桌連成了一條百米長龍,上面擺滿了火鍋、臘肉、臘豬蹄等土家美食……在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張家界,韋斯利感受了當地土家族「過趕年」的節慶氛圍。
「趕年」是湖南湘西北山區的土家族年俗——過了小年,直到除夕前,每天都可以吃團年飯,寓意「趕著過年」。韋斯利告訴記者,為了融入節慶氣氛,他還特地購買了當地的土家族服飾。
同樣「入鄉隨俗」的還有來自德國柏林的安德莉亞•施密特。她和丈夫到上海豫園賞燈。「人很多、很熱鬧。」她說。
是認知中國人最直接文化窗口
中國著名作家、文化學者馮驥才認為,春節是熟悉和認知中國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是最具中華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
「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已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中國,紅色象徵著好運與喜悅。北京北四環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裡,一樓南側的展館已經換上紅色「新裝」,慶賀乙巳蛇年的到來。
展覽「過年——春節主題展」正在這裡舉行,120餘項與春節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此展出。
看到展廳裡掛滿精美的燈籠和絲帶,23歲的俄羅斯留學生、中國文化的忠實粉絲扎伊採娃驚呆了。「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她說。
團圓共享 感受傳統節日溫暖
伊拉克的博主「老王在中國」受邀來到廣東梅州鬆口,與當地客家人共度新春佳節;留學中國的南非女孩文娜雅和上海財經大學的留校師生們一同做燈籠、寫春聯、拓印福字……團圓與和諧,是中國人寄予春節的精神追求。
在奧地利漢學家、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奧方前院長李夏德看來,春節的核心要義是團聚,是「在一起」,這樣的精神內核支撐著它從古老的東方傳統轉變為啟發世界團結的文化力量。
有美國網友表示:「我真正感受到了一個傳統節日的溫暖。」
李夏德認為,各國民眾共慶春節、同享歡樂,在此過程中增進了彼此了解,促進了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繪就了一幅和合共生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