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23號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經濟大省挑大樑 習近平江蘇團明路徑
2025-03-07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說。
從202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樑”,到2023年、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度部署,再到地方考察、全國兩會期間深入闡釋,習近平多次圍繞經濟大省挑大樑作出論述。
“大省”舉足輕重:在中國經濟地理版圖中,經濟大省舉足輕重。2024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十省份地區生產總值、消費總額合計佔全國比重均超過60%,進出口總額佔比超過70%。
特別是,這些“大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可圈可點:江蘇去年13個創新藥獲批上市,居全國第一;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保持全國首位;浙江杭州“六小龍”公司火遍全球;上海優化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佈局,深入實施三大先導產業“上海方案”……
在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的背景下,經濟大省更要責無旁貸、勇挑大樑。
挑大樑,具體要挑什麼、怎麼挑?習近平強調了幾個著力點。
推動兩個創新:作為中國創新重鎮,經濟大省挑大樑自然也離不開創新。在習近平對經濟大省的期待中,創新居於重要位置。
2023年在江蘇團,習近平專門強調創新的重要性:“我們要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去年,他還寄語江蘇“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今年在江蘇團,習近平進一步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對經濟大省,他要求“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
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深化改革開放:此次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鼓勵江蘇“要先行先試、內外兼修,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
這一點對經濟大省具有普遍意義。經濟體量大,向前發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動力。
去年,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在5年內完成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其中不少涉及制約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難度系數不小。改革藍圖怎麼落地,牽動人心。
經濟大省歷來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新形勢下啃“硬骨頭”,經濟大省更須敢為人先。
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習近平今次作出的一系列指示,將為經濟大省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有力遵循。
落實重大戰略:對經濟大省而言,挑大樑,不僅是責任,也是機遇。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是“挑大樑”題中之義。
2024年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要求江蘇“加強同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的對接”,更好發揮經濟大省對區域乃至全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習近平這一次作出更加明確部署:“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發展戰略中主動作為、協同聯動”“要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的對接”“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如其所言,經濟大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的擔當。經濟大省以自身發展帶動區域、助力全局,方能實現“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
促進共同富裕:“先富帶後富,把後富的往前推一把”,習近平曾這樣闡釋共同富裕的內涵。
2024年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代表向習近平講起永聯村的致富故事。“走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道路,你們是先行者,要把這個路子蹚出來。”習近平笑著回應。
5日在江蘇團,習近平再次強調,“經濟大省發展得快一些,理應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持續用力”“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一系列部署安排,為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明晰了路徑。
中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習近平對江蘇提出的要求不祗是謀一域,更是著眼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