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38號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
當局覆兩湖方案查詢未提供環評資料
2025-03-25
【本報訊】政府將在路環市區及荔枝碗船廠片區對開築起防洪高牆,把相關水域由現時的海變成湖,但公建局之前從未提及曾為這項工程進行環評而受到質疑。該局早前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以上項目已經根據本澳及參考國家的相關技術要求進行環評,但該局沒有應本報要求提供環評的資料。
將於短期內動工的「路環西側防洪排澇工程」(兩湖方案)很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負面影響;早前有生態愛好者提出,若當局未曾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有可能不符國家的相關規定。公建局究竟曾否為「兩湖方案」進行環評?本報早前向該局查詢以下問題:
一)「兩湖方案」曾否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有何影響,有甚麼補償方案?若有環評,委託了哪一機構,在甚麼時間完成?可否向本報提供環評報告的相關資料?若不能,原因何在?
二)「兩湖方案」的範圍與歐亞水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國家一級)及中華白海豚(國家一級)的活動範圍有不同程度的重疊。當局曾否就上述國家受保護動物將會受到「兩湖方案」影響而進行評估?若有評估,結果是甚麼?委託了哪一機構,在甚麼時間完成?可否向本報提供報告的相關的資料?若不能,原因何在?
三)當局理應完成不同方案應對路環西側受到不同程度洪水影響的研究,哪些方案是甚麼?可否向本報提供相關報告的資料?
公共建設局回覆時表示,為保障環境質素,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的總體方案(兩湖方案)已根據本澳及參考國家的相關技術要求進行環評,而環評報告已按相關技術要求對空氣、噪音、廢棄物及海洋環境等進行評估,並提出所需之緩解措施、環境監察和審核等內容。該局已將相應的環評要求列入工程招標內容中,以確保承建商嚴格依照內容規定施工。
公共建設局也提出,「兩湖方案」的十月初五湖和荔枝碗湖,均在防洪堤上設置多個閘門,可有效控制湖內水體與十字門水體進行交換,維持水質特徵。
公共建設局重申,特區政府根據《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二○一九至二○二八)》開展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總體方案的研究及編製工作,期間徵詢了各相關部門、團體、居民及內地相關部委意見,最終採用離岸建設防洪堤的「兩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