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41號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澳門文化遺產

保護與利用

2025-03-28

活化歷史建築攝影徵集公開組:優異獎麥昇東(聖光)(文化局)

活化歷史建築攝影徵集公開組:優異獎鄧啟倫(歷史軌跡)(文化局)

活化歷史建築攝影徵集公開組:銀獎陳永堅(神龍舞姿)(文化局)

前言

文化遺產是先輩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賡續、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習近平主席去年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能力和水準,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要持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指明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方向。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這一指示的生動實踐。

澳門歷史城區的世界遺產價值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的重要節點。自16世紀起,澳門便成為國際貿易、傳教機構及知識交流的彙聚地。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這片總面積約1.23平方公里的城區,分為核心區和緩衝區,其中核心區約0.16平方公里,緩衝區約1.07平方公里。核心區由8個廣場空間、22處不動產及連接這些空間的街道組成,共同構成了一幅中西文化和諧共存的生動圖景。

“澳門歷史城區”之所以成為世界遺產,是因為其符合世界遺產的第ii、iii、iv及vi項遴選標準。城區不僅展示了中西建築藝術的完美融合,還見證了東西方在經濟、文化、宗教、科學等領域的交流。南歐風格的建築群中夾雜著中式傳統建築,街道佈局及公共空間既具有西方城市的特色,又體現出中西不同族群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景象。

作為中國與西方交流的橋頭堡,澳門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通過複雜的海上貿易網路,澳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他們帶來了不同的文化思想、職業技藝及風俗習慣。城區內的建築,如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大學、醫院、教堂和炮臺等,不僅見證了東西方美學、文化、宗教信仰、建築和技術影響的交融,更在澳門開創了諸多“中國第一”的事業。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深知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多年來致力於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保護管理體系。這一體系包括法律保障、監測管理、研究利用、社會推廣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使澳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日益完善,與國家和國際的保護管理要求接軌。

在法律保障方面,澳門特別行政區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同時,政府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負責文化遺產的監測管理,確保每一處文化遺產都能得到妥善的保護和修繕。

在研究利用方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積極鼓勵學者和專家對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研究和挖掘,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此外,還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研討會等活動,向公眾普及文化遺產知識,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和保護意識。

在社會推廣方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充分利用文化遺產資源,推動文化旅遊的發展。通過開發文化遺產旅遊線路、舉辦文化遺產節慶活動等措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感受澳門中西文化交匯的獨特魅力。

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積極參與國際文化遺產保護交流活動,與世界各國分享文化遺產保護經驗,共同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

2024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之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其中,“澳門歷史城區文化遺產論壇”成為了一大亮點。論壇邀請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代表、海內外文化遺產範疇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等參會,共同探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論壇上同步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文物主題遊徑”線上平臺,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資源的進一步互聯互通、優勢互補。這一平臺的搭建,不僅為遊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遊服務,還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資源的共用和協同發展。

作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前沿陣地,粵港澳大灣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將澳門打造成“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門將依託自身豐厚的文化遺產資源、與國際交往的平臺優勢,在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浪潮中發揮積極作用。

為了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通過修復和活化歷史建築,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遊地標。這些歷史建築不僅成為了居民美好的文化休閒生活空間,還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推動了文化旅遊的發展。

其次,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注重將文化遺產元素融入旅遊產品中,開發了一系列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遊線路和產品。這些線路和產品不僅涵蓋了澳門歷史城區的核心景點,還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元素和民俗風情,讓遊客在遊覽的同時,深入瞭解澳門的歷史文化。

此外,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還通過舉辦各類文化節慶活動,如澳門藝術節、澳門音樂節等,豐富遊客的文化體驗。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澳門的文化魅力,還促進了文化交流與互動,為遊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

文化遺產成為旅遊復蘇與韌性的源泉

在全球旅遊業遭受新冠疫情衝擊的背景下,文化遺產成為了旅遊復蘇與韌性的重要源泉。澳門憑藉其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推動了旅遊業的復蘇與發展。

首先,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為旅遊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澳門歷史城區作為世界遺產,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歷史文化背景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探索。同時,澳門還通過修復和活化歷史建築,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遊地標,進一步豐富了旅遊資源。

其次,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提升了旅遊業的競爭力。在全球旅遊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擁有獨特文化資源的地區更具吸引力。澳門通過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價值,將其融入旅遊產品中,提升了旅遊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

此外,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還促進了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澳門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遊覽,還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時,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還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未來的發展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將繼續加大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力度,推動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通過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修繕、提升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開發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等措施,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的復蘇與發展。同時,澳門還將積極參與國際文化遺產保護交流活動,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世界文化遺產是澳門旅遊業的重要資源,也是推動旅遊業復蘇與發展的關鍵力量。通過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澳門將進一步提升旅遊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和旅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