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43號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澳門文總辦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
向逾百文化藝術界人士傳達兩會內容
2025-03-31
【特訊】3月29日下午,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在中華總商會大廈4樓何賢先生紀念堂舉行澳門文化藝術界“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副部長白冰、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出席傳達會。傳達會邀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以及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吳志良擔任分享嘉賓,向上百位澳門文化藝術界人士傳達2025年全國兩會的精神及核心內容,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穆欣欣擔任會議主持。
2025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編制之年,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之年,充滿著機遇與挑戰。澳門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僅僅是特區政府之責,更是全社會各行各業甚至到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命題。
穆欣欣簡要介紹了兩會期間,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就豐富中葡經貿合作舉措、推進橫琴與澳門協同立法、推動澳琴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以及優化橫琴分線管理政策等方面,共提出107份建議。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共提交96件提案,涵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構建澳門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深化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等多個方面。首次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新詞有:“投資於人”“具身智能”“瞪羚企業”“零基預算”“6G”等,學習和了解這些新詞,就是了解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以“學習兩會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為題與大家分享。他首先從國際社會如何看待全國“兩會”的視角切入,結合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文化賦能社會經濟發展,分析了開放發展與文化自信同頻共振的密切關係。
蕭志偉詳細梳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以文化賦能社會經濟發展,其中具體包含十個文化議題,並總結他個人參加“兩會”的五點深刻體會。蕭志偉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與經驗。澳門應努力抓住機遇、把准定位,進一步發揮“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作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努力成爲世界讀懂中國的重要窗口,爲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尤其是南方國家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合作共贏發揮積極作用。
《人民文學》葡語版預計今年在巴西出版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吳志良則以“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與文化澳門建設”為題,深入解讀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並結合澳門文化發展提出建議。吳志良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港澳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將澳門定位為“超級聯絡人”,強調其作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文化支點作用。行政長官岑浩輝亦將“文化澳門”設定為未來五年的四大願景之一,這對於澳門文化藝術界來說是極大的鼓舞。李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深化國際交往”作為港澳部分的新增新內容體現了國家對澳門角色定位的進一步優化。《“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亦明確提出澳門要努力“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文明互鑒核心樞紐”。
吳志良引用習近平主席“高質量發展”論述,提出澳門也需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文化賦能提高澳門特區的發展質量,並參與全球治理,打造“文明互鑒全球治理話語轉化中心”。
他建議,可以從中葡合作平台升級做起,例如澳門理工大學與里斯本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雙語人才培養及大健康領域研究;澳門大學與波爾圖大學合辦雙博士學位課程。澳門多所院校已發起聯合行動,2024年3月,5所澳門高校與葡萄牙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協議,推動交換生項目。此外,在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推動下,《人民文學》葡萄牙語版預計今年在巴西出版。
他強調要加快文化澳門建設,進行文化遺產活化、數字文化創新和活躍社區文化浸潤,例如澳門中小學開設“非遺進校園”課程,以文化全方位為澳門高質量發展賦能。
兩位代表、委員的交流與分享,讓澳門文化藝術界對全國兩會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主辦方期待通過“兩會”精神的學習和傳達,助力澳門文化界找准定位,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切實把“兩會”精神落到實處,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務實的態度,為“文化澳門”做出各自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