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0號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關稅戰觸發黑色星期一 亞太股市暴跌
2025-04-08
【香港中通社4月7日電】 美國徵收“對等關稅”繼續衝擊市場,亞洲股市7日遭重挫,其中以香港股市跌幅最大,香港恒生指數收盤下跌3021點,跌幅為13.22%,日經225指數下跌2593點,跌幅為7.68%,中國上證指數跌245點,跌幅為7.34%。韓國Kospi指數收跌5.57%。印度Nifty50指數盤中跌4%。
4月7日,亞太金融市場遭遇“血色洗禮”。MSCI亞太指數單日大跌7.8%,刷新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香港恒生指數重挫13.22%,刷新全球金融危機後單日跌幅紀錄。
中國股市成為本輪拋售重災區。上證指數收跌7.34%,深證成指下跌9.66%。
台灣股市遭遇歷史性崩盤。台股7日一早開盤大跌2087.2點,創下台灣股市最大跌幅紀錄,收盤跌2065點,收於19232點。
在全球股市震蕩後,華爾街重量級人物——知名對衝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當地時間6日罕見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批評。去年曾力挺特朗普競選的阿克曼警告,如果特朗普不懸崖勒馬,其關稅政策將引發“經濟核冬”。
阿克曼是美國對衝基金潘興廣場的創始人。他6日晚間在X平台上連發多篇長文,直言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令他“失去全球商界領袖的信任”,給美國和美國民眾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嚴重損害”美國的國際聲譽,而後者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修復。
阿克曼呼籲特朗普將“對等關稅”的實施暫停90天,期間通過談判解決所謂“不公平、不對等的關稅協議”,並繼續吸引新投資進入美國。否則,阿克曼警告,美國將“走向一個自我引發的經濟核冬”。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曼分析,此輪加稅的負面衝擊預計將因貿易夥伴的報復行動、美國商業信心的下滑以及全球供應鏈中斷等因素而被顯著放大。
摩根大通最新報告指出,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美國貿易夥伴加徵的關稅政策持續實施,可能會導致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在2025年陷入衰退。
港股跌最深恐未見底
【香港中通社4月7日電】:美國向全球發起的關稅戰持續發酵,環球股市7日上演“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工業指數、日經225指數均跌逾5%,港股恆生指數應聲急跌逾一成,創最大單日點數跌幅。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後,中方即以組合拳反制,包括對美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貿易戰升溫。港股在清明假期後開市有所反應,7日低開2119點,後失守兩萬點關口,收報19828點,跌3021點,跌幅達13.2%,為環球股市中跌幅最大。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對中通社記者分析,上周五內地和香港清明假期沒有開市,美股下跌是特朗普宣佈關稅(當地時間2日)後,兩天跌幅約3000點,這個數字假期後才在內地及香港股市反映;其次,香港沒有外匯管制,沒有“漲跌停板”機制,因此價格調整反映市場所有利好利淡消息,過往港股波動也一直比其他市場大。
關稅戰才剛開始,港股近年跌至18000點時被投資者稱為“大底”,目前距離此區域還有約一千點;跌勢還會持續嗎?
麥萃才分析,從技術上看18000點是較強支持位,但視乎美股跌勢可能進一步下調。歷史上的美股大跌有四次:1987年股災跌41%、2000年互聯網泡沫爆破跌38%、2007年金融危機跌54%、2020年疫情跌38%,都是重大事件導致,此次美國向環球貿易伙伴征收關稅也是歷史事件,因此距離股市調整完畢仍有一段時間。港股與美股相關係數高,有下跌機會,需警惕“黑天鵝”事件。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對中通社記者表示,這段時間是全球震蕩期,短期內股市波動大,香港是細小的開放型經濟體,關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很難抵消,需視乎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但目前看到港匯升,證明有資金流入,準備下一步動作,股市亦有投資者大手“接貨”。
內地投資者近日大舉流入港股,3日淨買入港股287億港元,7日淨買入港股逾163億港元。從科技股阿里巴巴看,現時或是很多投資者的低吸良機。阿里巴巴7日股價由123港元跌至108港元、105港元均排出逾2000個買盤“撈底”,進一步跌穿後100港元亦有買盤支撐,可見有投資者未懼跌市。
基金經理、黃國英資產管理創辦人黃國英表示,北水大手買入港股,估計投資者已做好各種買賣部署。今輪跌市後,港股或會平靜等待下一波,即4月9號對等關稅生效之日。
說到底,港股回穩需視乎外圍股市能否止跌。瑞銀預料,中資股短期面臨下行壓力,直至內地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作為政策回應的證據更為清晰。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料,特朗普加徵對等關稅將引起金融市場情緒反應,特區政府已有監察機制,及早識別、化解問題,以及建立較大的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