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0號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澳聞集納
2025-04-08
《2024/2025學年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接受登記
△教育基金2024/2025學年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於2025年4月7日至5月30日接受登記,符合津貼發放條件的大專學生可獲發澳門元三千三百元學習用品津貼。
符合資格的登記人於登記期內可透過“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個人帳戶登入“一戶通”網頁版或手機應用程式的“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提交登記(系統於上述截止日澳門時間23:59:59關閉)。如登記時遇有特別情況,可瀏覽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專頁獲取更多訊息,或在上述登記期的辦公時間內透過電郵aeees@dsedj.gov.mo查詢。有關“一戶通”的資訊、應用程式下載及開戶登記流程,可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gov.mo/app/zh-hant/home。
教育基金將以電話短訊及電郵通知相關事宜,故登記人必須提供有效接收短訊的電話和電子郵箱,倘提供的電話或電郵有更新,應即時通知教育基金,否則因未有更新通訊資料導致未能收到通知,登記人需自行承擔後果。
更多詳情,可瀏覽“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專頁(網址:https://appl.dsedj.gov.mo/LMSSubsidy/)。
如有查詢,可電郵至教育及青年發展局aeees@dsedj.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397 2512。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內容簡介
△昨日出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十四期第一組,公佈了第66/2025號行政長官批示,現簡介主要內容。
第66/2025號行政長官批示,修改第56/2024號行政長官批示第二款及第三款,自公佈翌日起生效。當中修改的內容包括:大型演出活動協調小組成員新增警察總局代表一名、招商投資促進局代表一名、郵電局代表一名及民航局代表一名,上述成員及其候補人由公佈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的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委任。
“齊齊葡”4月11至13日祐漢公園舉行
△2025“齊齊葡-葡語國家及澳門產品特色市集”(祐漢公園站)將於4月11至13日(週五至周日)入北區登場祐漢公園。作為以“吃喝玩樂購”為載體展現澳門中葡平臺豐富多元魅力的“齊齊葡”2025年首站活動,將有18家澳門中小企展銷逾200款葡語國家及澳門特色產品,現場輪替上演24場具有葡語國家特色的歌舞表演及28場藝術工作坊等精彩節目。
觀眾於“齊齊葡”現場消費滿100澳門元,可獲一次“齊齊葡”抽獎機會,即抽即獎,活動現場共準備逾5000份包括葡公鷹“首發”周邊精美紀念品及商戶代金券,數量有限,送完即止。同時,活動主辦單位招商投資促進局聯動周邊商圈30家企業的積極響應和支援,推出限定聯動優惠。,數量有限,送完即止。“齊齊葡”(祐漢公園站)多方面著力提升入場觀眾與會體驗以帶動消費及吸引人流,擴大活動輻射效應,促進北區經濟,發揮澳門作為中葡平臺的作用。
“齊齊葡”旨在推廣葡語國家及澳門的特色產品,活動一連三日展銷來自18家澳門中小企共逾200款酒飲、咖啡、罐頭、餅食、香薰、飾物、文創產品、日用品等葡語國家及澳門特色產品。參展商中有首次參展企業。
為讓市民、客商及遊客充分感受中葡文化薈萃魅力,是次“齊齊葡”除安排過往的葡韻歌舞演出,和葡式花磚、葡式拼豆、3D路牌製作等藝術手作坊外,新增兩項表演節目及兩個小遊戲,包括:葡語舞曲的啦啦隊表演、廚藝表演、葡式疊疊樂小遊戲和葡公鷹飛盤小遊戲,同時場內設有趣味打卡裝置,節目內容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藝術工作坊費用全免,有興趣參與藝術工作坊人士可透過以下連結:https://tinyurl.com/vamosdesfrutarworkshops 或以下二維碼進行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為擴大活動輻射效應,“齊齊葡”(祐漢公園站)推出商圈聯動,獲得30家企業支持響應,參與數量較往屆更為踴躍,以行動肯定了“齊齊葡”活動發揮加強商貿聯動的作用。
此外,是次活動聯動“線上+線下”媒體包括巴士廣告、社交平臺、網絡達人等,多維度宣傳推廣“齊齊葡”魅力,帶動市民、客商及遊客親赴現場以至北區遊覽及消費。
“齊齊葡”(祐漢公園站)開放時間是4月11日(週五)下午3時至晚上9時;4月12至13日(週六至周日)中午12時至晚上9時,歡迎前來參觀。活動詳情可瀏覽網站 https://www.ipim.gov.mo/zh-hant/、“招商投資促進局”微信公眾號,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3 8798 9724或28789182查詢。
澳大鏡海人文論壇探討中西文學闡釋與諷寓傳統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舉辦“鏡海人文論壇”,由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礪德講席教授、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比較文學特聘教授張隆溪以“意在言外和諷寓解釋”為題發表演講,吸引眾多師生參與。
澳大人文學院助理院長鄺耀基致歡迎辭時指,澳門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是次論壇的主題與東西文化對比有關,涉及多個人文範疇,恰與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擔當的重要角色相合。澳大人文學院副院長張健介紹了張隆溪的學術背景及成就,指出他長期致力於中西文學和文化比較研究,出版中英文專著20餘部,發表數百篇論文,被譽為“中西方文化的擺渡者”,也是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縮影。透過他的求學經歷,師生可以看到知識分子在特殊境遇中自強不息的努力過程。
張隆溪從寫作《中國文學史》的動機談起,指出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文學長期在世界文學中佔據主導地位。如今,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海外對中國文學興趣日增,對中國文學的介紹卻仍有缺失。他強調,西方學界長期以來將中國文化置於西方文化的對立面,從而導致對中國文學傳統的闡釋不足。西方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學僅有紀實功能,不存在西方文學傳統中的想像和虛構,忽視了中國“意在言外”的傳統。他向聽眾講解了傳統“儒”、“道”思想對“言”與“意”關係的闡釋,梳理傳統經學對語言的否定如何進入文學批評,並使“意在言外”成為中國傳統文人創作追求的過程。他亦借清代詩人沈德潛的論述強調,中西方同樣意識到讀者在多元闡釋中的作用,但與西方絕對的相對主義不同,中國傳統文學批評認為讀者對文本的詮釋存在高下之分、深淺之別。張隆溪表示,通過比較西方對《荷馬史詩》的批判以及中國文人對唐代詩人李白詩歌的評價,中西方對詩歌的批評在諸多方面亦具有相似性。
在問答環節,澳大師生就非語音文字是否一定能避免邏各斯中心主義、《莊子.外物》篇“得意而忘言”中“得意”的內涵等內容,與張隆溪進行深入探討。張隆溪強調,無論採取哪種視角,文學闡釋須立足上下文語境與歷史環境,尋找充分的證據支撐論點。
市政署周三於營地活動中心禮堂舉行社區座談會
△市政署將於四月九日(星期三)晚上八時,在營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四樓營地活動中心禮堂舉行社區座談會,介紹大堂區內一系列市政建設計劃,並聽取意見,歡迎市民參與並請提前登記以便作出安排。
市政署持續關注各區的發展,適時開展市政工程,是次座談會將介紹大堂區多項市政工程及綠化工作,當中包括隧道圍封閉式垃圾房建造工程,友誼大馬路地下行人通道、亞馬喇前地及周邊行人道優化工程。另外,道路及設施優化方面包括水坑尾街、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及行車天橋路面、公共行車道路設施及鐵欄維修工程等,以及區內壓縮式垃圾桶站優化工程;綠化工作方面,將介紹亞馬喇前地、水坑尾街及山邊東街的綠化優化工作。
市政管理委員會及市政諮詢委員會成員將出席座談會,同時邀請其他公共部門代表出席,與居民共同討論區內發展,歡迎市民到場了解及提供寶貴的意見。由於場地座位數量受限,敬請有意參與社區座談會人士提前透過電話8591 2355 / 8591 2305或電郵smun@iam.gov.mo / vhvong@iam.gov.mo登記以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