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4號
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發展熊貓經濟須審慎考慮
2025-04-12
【本報訊】澳廣視連續三日報道「熊貓經濟」。經科局表示,政府需審慎考慮,尋找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優勢,避免同質化發展。旅遊局提及,日後將進一步加強對澳門大熊貓的宣傳,強化「旅遊+生態」的吸引力。
據澳廣視昨日報道,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表示,澳門在發展「熊貓經濟」時,需考慮多項因素,尤其是適合發展「熊貓經濟」的地方特色和優勢,例如大熊貓棲息地,以及新生熊貓的誕生等,因此特區政府需審慎考慮,尋找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優勢,避免同質化發展。
另一方面,近年「IP經濟」盛行,特區政府抓緊機會與地區商會合辦社區活動,透過國際知名IP,為社區增添引客元素,活化社區的同時,帶動區內經濟發展。未來特區政府積極推動中小企與知名IP合作,期望為社區注入更多創新活力。
旅遊局表示,持續透過官方社交媒體平台,宣傳澳門大熊貓館及其所在的石排灣郊野公園,將相關內容融入「澳門春日漫遊路線」、「City Walk」等主題旅遊攻略;同時邀請網紅或KOL參觀澳門大熊貓館。
日後將進一步加強對澳門大熊貓的宣傳,包括製作短視頻,向海內外旅客展示澳門大熊貓的可愛形象及周邊商品,強化「旅遊+生態」的吸引力。
市政署表示,澳門大熊貓館,主要角色是負起保育大熊貓的功能,同時向公眾傳遞大熊貓保育工作的資訊。市政署會恆常對熊貓館的設施及設備作檢查及保養,適時作出修繕及優化大熊貓活動場地。亦會把大熊貓的生活點滴及生態知識上載至澳門自然網內的大熊貓專頁,未來會不斷豐富有關內容。
據澳廣視報道,有經濟學者提出,塑造具澳門特色的大熊貓「人設」尤其重要。
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稱:「是否可以打造人設,這隻熊貓喜愛做土生菜,或有不同澳門特色節慶活動,可以在不同節慶活動中,這個人設穿不同的衣服或食不同口味的美食等,故事、人設、IP、知識產權等這些。重點是如何令這個IP,授權予中小微企應用。譬如穿葡語地區不同特色服裝,或正在食美食的。所以這個人設,再包括可以在熊貓館或社區,現時說社區經濟,是否可設有澳門特色的熊貓IP辦公室,這樣一個『打卡』的地點,可以有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