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6號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解讀行政長官岑浩輝首份施政報告
2025-04-15
【特稿】昨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在立法會發表了其就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這份題爲《革新謀發展 奮進開新局》的報告,在澳門發展的關鍵節點,爲特區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引發了廣泛關注。
與以往施政報告相比,本次報告首次將“加强統籌協調機制”和“加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列爲單章,凸顯其對澳門發展的關鍵作用。這表明新一届特區政府對解决當前發展問題有著清晰認知和堅定决心,以創新思維爲澳門發展破局。在報告起草過程中,岑浩輝行政長官上任後首個工作日就宣布啓動相關工作,幷帶領管治團隊廣泛接觸社會各界,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這種積極回應民意、彙集民智的做法,爲施政報告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奠定了堅實社會基礎。
報告提出2025年施政總體方向爲“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國家” 。在經濟方面,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作爲首要任務。加快研究設立政府産業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推進“數字澳門元”研發工作;通過舉辦國際性文化藝術盛會、大型節慶品牌盛事和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等,豐富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內涵。在民生領域,涵蓋改善就業、加大社會保障力度、提升社會服務質量等8個方面。如向援助金受益家庭額外發放一個月全額援助金;調升普通殘疾津貼金、特別殘疾津貼金、殘疾金以及失業津貼、疾病津貼等;創設“育兒津貼”制度,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未滿3歲的嬰幼兒每人發放每月1500澳門元 。
在特區治理上,發揮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及統籌機制作用,精簡政府組織架構,推進行政公職局及市政署的重組工作;完善員額管理制度,落實領導及主管問責制;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便商水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以“北上、南下、西進、東拓”爲策略,加强與內地省市合作,拓展東南亞、南亞等市場,加快建設橫琴合作區,出海開拓國際市場,加强與葡語以及西語國家經貿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 。
從經濟角度看,一系列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舉措,如産業基金設立、科研成果轉化引導等,有望改變澳門經濟結構單一現狀,降低對博彩業的過度依賴,增强經濟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爲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民生政策的推進,將直接提升民衆生活質量。育兒津貼、各項福利津貼的調升等,有助於緩解居民生活壓力,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和諧 。
在提升特區治理效能方面,行政改革措施將優化政府工作流程,打破部門壁壘,提高决策執行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和市民對政府施政的信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策略,能讓澳門更好利用國家發展機遇,在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中找准定位,提升國際影響力。
當然,報告實施過程也面臨挑戰。經濟轉型艱難,新産業培育需要時間、資金和人才,短期內可能難以看到顯著成效。財政方面,澳門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財政收入來源結構單一,剛性財政支出較大,如何在保障民生和推動發展的同時,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是難題 。
對此,特區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執行監督和評估,及時調整優化政策。在財政上,合理規劃財政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拓展財政收入來源,如吸引投資、發展新興産業增加稅收等。面對複雜國際形勢和市場變化,保持敏銳洞察力和應變能力,確保施政報告目標順利實現,帶領澳門在新時代浪潮中穩健前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