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7號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友鄰再互動 習近平訪馬促兩國合作開新局
2025-04-16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李曉喻)在位於馬來西亞東海岸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內,聯合鋼鐵項目年產能現已超過350萬噸,成為馬來西亞最大、最先進的全流程工藝鋼鐵企業之一。這是中馬務實合作的生動註腳。
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蔔拉欣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這也是他時隔12年再次訪問該國。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此訪對推動中馬關係提質昇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將助力兩國合作向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拓展,開闢新局面。
中馬建交50多年來,兩國關係發展一直走在地區國家前列。2013年,習近平成功訪問馬來西亞,中馬關係提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馬來西亞也成為最早同中國建立該關係的東盟國家之一。2023年,習近平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兩國關係開啟全新發展階段。
去年9月在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易蔔拉欣會談時,習近平寄語新時代中馬關係發展,指出中方願同馬方“做世代友好的親密鄰居、攜手發展的真誠夥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道出對中馬關係的新期許。易蔔拉欣則表示,馬來西亞“視中國為可信賴的夥伴,致力於同中國發展強勁夥伴關係”。
在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區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看來,中馬友好歷經風雨洗禮,日益展現蓬勃生機,得益於兩國始終務實理性,堅持坦誠互信、開放合作,不受外部勢力干擾。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多重風險挑戰叠加之際,中馬兩國緊密攜手的意願更加強烈。
馬來西亞是最早響應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國家之一。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自貿區等機制,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中國已連續16年穩居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則是中國在東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去年,中馬雙邊貿易額約212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創歷史新高。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認為,中馬產業優勢互補,產供鏈價值鏈交融,這使得兩國經貿合作在多個方面具有良好的“適配性”。
除貿易等傳統領域外,兩國在新興領域的合作亦不斷提速。近年來,長城、比亞迪等越來越多中國汽車品牌進入馬來西亞市場,推出新能源車型,加大本地生產組裝。由中國公司建設的數據中心在馬來西亞拔地而起,助力當地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
王玉主表示,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中國技術先進、經驗豐富,馬來西亞則有發展需求和產業基礎。總體來看,中馬在新質生產力方面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下一步料將繼續深挖合作潛力。
隨著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馬人文交流合作也在加強,為兩國關係夯實民心基礎。2024年,留學馬來西亞的中國新生超過3.3萬人。同年,馬來西亞接待中國遊客約380萬人次,重慶、新疆等地亦成為馬來西亞民眾來華旅遊熱門打卡地。
作為亞洲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重要代表,中馬關係超越雙邊範疇,雙方合作不斷深化將給中國與東盟關係以及區域合作帶來新的利好。
今年,馬來西亞正式成為金磚夥伴國,並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和中國—東盟關係協調國。
翟崑分析說,在個別國家濫施關稅,國際規則和秩序遭受衝擊之際,中國和東盟需共同努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馬來西亞在多項地區和國際事務中與中國觀點相近,也有協調中國與東盟關係的能力和意願。雙方加強在國際地區問題上的協調配合,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有助於為“全球南方”團結自強、地區和平穩定發展作出新貢獻。
專家預計,關鍵時點的此次訪問,將通過深化中馬政治互信與務實合作,在新形勢下開闢兩國相互成就、互利共贏,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新局面,推動雙邊關係朝著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如馬中友好協會會長馬吉德所言,相信在兩國元首引領下,中馬命運共同體建設將不斷取得新成果,必將開創兩國關係“下一個輝煌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