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8號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投資引擎動力增強
2025-04-17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尹倩芸)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良好開局,投資發揮了穩定作用。
中國官方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
分領域看,重要投資板塊也顯現積極跡象。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兩端發力,同比分別增長5.8%和9.1%,均快於全部投資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5%,佔全部投資比重也在提昇。
投資引擎的動力增強,源於政策效應的持續顯現。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推動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速提昇,政府債加快發行托底基建投資,發展新質生產力帶動高技術行業快速發展等,都凸顯出政策的積極效果。
據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今年以來,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提速,帶動了到位資金改善和項目推進。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量接近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7%。
在“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尤其是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一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4.6%。
重大項目則發揮了重要的托底作用。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政策效能加速轉化為實物工作量,重點領域建設進度明顯提速,形成以重大項目牽引有效投資的良性循環。
這種投資熱度可從工程機械開工率等指標有所反映。據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數據,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在春節後持續回昇,截至3月末開工率較春節低點提昇近35個百分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正在加快。
各地不僅緊鑼密鼓開展項目,項目資金也在加快落地。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項目投資中標金額同比增長10.7%,其中市政設施、醫療衛生、交通工程等增速較快。經濟大省繼續發揮投資“主力軍”作用,一季度,廣東、浙江、山東、江蘇、四川等省項目中標金額合計佔全國比重近四成。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分析指出,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地方政府化債壓力減小,基建投資進一步加快,由中央發力轉變為中央和地方協同發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促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扎實推進,帶動民間投資活力進一步提昇。盛來運提到,民間投資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一季度同比增長0.4%。數據顯示,製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中的民間投資同比分別增長9.7%和9.3%,均比各自領域平均增速要快。
各地重大項目清單中民間投資佔比正不斷提高。不久前山東集中開工的1006個重大項目裡,民企項目數量、投資金額均過半。北京今年面向民間資本推介一批重大項目,總投資額不低於2000億元。
投資活力的持續釋放,是擴大國內需求、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展望未來,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持續回穩面臨壓力。專家認為,要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和“兩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加快實施重點項目,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建設,進一步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