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遺團體赴京參會探討館藏文物保護

2025-04-22

【特訊】為探索博物館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推進多學科交叉背景下的博物館環境科學與藏品預防性保護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了「2025年(第三屆)博物館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於北京舉行,並邀請來自荷蘭、美國、日本和中國的博物館專家分別就「文化遺產研究所文保信息化」、「藏品保存環境溫濕度與光照的決策制定」、「博物館環境的可視化與評估」、「學科交叉視角下的博物館環境與藏品預防性保護」等主題進行分享。研討會於2005年4月16日至4月18日展開,為期三天的專題討論與學術交流,促進了關於館藏環境預防性保護研究的國際交流。

中國的館藏文物保護在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後,已經達到了世界前沿水平。會議期間,六位來自國內的專家從不同領域和角度,分享了博物館環境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博物館空氣污染物分析與控制、建築低碳綠色設計優化案例、館藏環境有機酸來源及危害、館藏預防性保護標準化、風險評估以及學科交叉合作等。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唐銘先生總結道,我國文物保護工作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如重視文物修復而輕預防性保護、預防性保護人才稀缺,以及跨學科領域合作不足等,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改善與探討。

來自澳門文遺研創協會顧問甘宇軒通過第三屆博物館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的學習與交流,進一步探討了目前國內外館藏文物保護的研究重點,了解了博物館環境的現狀與挑戰,並明確了未來努力的方向。她認為此次經驗分享對澳門文化遺產和館藏文物的保護,以及文化遺產數字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這為設計適應澳門本地的博物館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方案帶來了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