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058號

2019年02月11日

星期一

廚餘

成本澳生活垃圾首位

做個「惜食之人」,減少食物浪費

2019-02-11

湯渣被不少家庭視為廚餘

市民不是人人支持剩菜打包隔夜食

食幾多點幾多,免避製造廚餘

群力智庫公布居民及食肆對廚餘回收認知調查結果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憫農詩》

講述農民的辛勞及艱苦,帶出飲水思源、感激農民之情,亦帶出要珍惜食物。

澳門垃圾焚化中心的城市固體廢物接收量由二零一一年每年約三十二點九公噸增至二零一六年約五十點四公噸,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由每日約一點六三公斤增至二點一一公斤,當中四至五成來自廚餘,每日約有四百至五百噸廚餘,廚餘成為了生活垃圾中的首位。但二零一五年,環保局和民政總署僅回收了二百二十二噸廚餘,全年回收量只有產量的百分之零點一六。

本澳廚餘回收量低的原因,有調查反映出,原於居民及食肆對於廚餘的正確認知不足,以及政府宣傳不足。再者,就是不少市民不將食剩的餸菜留作隔夜餸,外出用膳吃不下的,也不打包回家翌日再吃,造成食物浪費,產生較多廚餘量。但廚餘問題,已迫在眉睫。

全球八億飢餓人口,但富有地區郤廚餘泛濫

二零一八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極端氣候對全球農業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世界各地飢餓人口持續增加。

根據「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二零一七年有世界飢餓人口有八點二一億人、大約每九人便有一人營養不良,大約一點五五億五歲以下兒童有發育遲緩,有五千二百萬兒童消瘦。世界飢餓人口中,亞洲佔五點二億、非洲佔二點四三億,南美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區的情況營養不足的趨勢增高。雖然由二零一七年起計的過去十年,全球飢餓人口數量呈有所下降趨勢,但隨著暴力沖突增加、受氣候變暖影響,世界飢餓人口重新出現增長,且全球飢餓情形過去三年不斷惡化,全球飢餓人口數量已回到十年前的水準。處於美食之都、經濟發達及生活水平不錯澳門,可能無法想像到終日飢腸轆轆,飢餓帶來的煎熬。食物供應充裕的環境下,甚至會出現食物過剩、浪費食物的情況,每年有數十噸食物成廚餘而被浪費。

群力智庫於一八年八月,進行了「本澳居民、食肆對廚餘回收的認知調查報告」,了解市民、食肆對處理的認識、處理及導致本澳廚餘回收一直未能大幅度推行的原因。該調查共有一千六百四十六份有效問卷,當中澳門居民佔一千一百零三份,食肆佔五百四十三份。

廚餘主要來自食剩或未被利用的食材,澳門人均每日垃圾量(二點二公斤)中,有四至五成是廚餘,即人均每日產生約一公斤廚餘。要妥善處理廚餘,其實對廚餘先要有正確了解和認識。受訪的一千一百零三名居民中,認識廚餘的人有百分之八十六點四九;受訪市民認為,固體廢物中,廚餘只居第二位多,他們認為塑料是固體廢物量之冠。

廚餘該如何處理和有何用途?

百分之六十點五六受訪市民認為是用作肥料,其次有百分之十七點六八受訪居民對相關用途表示不清楚,亦有百分之十五點五九認用作鋪路,有百分之六點一七認為是用作建築。對於什麼東西能放進廚餘桶,大部份受訪居民都存在誤解,有的認為紙、布料、大豬骨等都可放入廚餘桶。

公益廣告經常有呼籲市民,「珍惜食物、勿做大嘥鬼!」食剩的餸菜、食物,市民一般會如何處理?原來存在著不少浪費的情況、百分之七十九受訪居民表示,家中會有食物吃剩的情況,對於食剩的食物,只有百分之四十八點八七會留待下一餐食用,百分之三十五受訪居民表示不會把吃剩食物留作隔夜餸,直接棄掉。有接近百分之八受訪者會把吃剩的食物捐贈予有需要的弱勢或團體。

若外出用餐,食剩的食物,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七五受訪者表示食剩也不會打包,但仍有過半數,百分之五十五點三受訪者表示,會適量點菜,食剩再打包。

家居垃圾中,廚餘佔多少?

F1

八成受訪者家中會有食剩食物的情況,而廚餘一般佔其家居垃圾的一至兩成、及三至四成,反映出普通家庭會產生較多廚餘。不過,郤只有不到一半訪者會將剩菜留到下一餐再進食,反映出市民對浪費食物情況普遍。而且,對於廚餘的認識及處理,存在不了解。

商戶對廚餘認知也存誤解

調查發現,除了市民,廚餘主要來源場所之一的食肆,對廚餘都存在誤解。百分之八十三點二四食肆表示知道什麼是廚餘,對於廚餘處理後的產出物的作用,有百分之五十五點二五認為可用作肥料,有百分之二十九點一表示不知道其作用,合共有百分之十五左右,認為可用作鋪路或建築之用。

受訪食肆中,以每日生產二十一至五十公斤廚餘佔最多,有百分之四十,日均生產二十公斤以內廚餘的食肆有百分之三十四,日均生產五十至一百公斤廚餘的食肆有百分之二十四。食肆會如何處理客人食剩的食物?有百分之六十四受訪食肆表示會全部掉棄,僅百分之二十五食肆表示會分類處理,捐贈給有需要的弱劫或團體的,有百分之十二。反映本澳廚餘問題,不論在商業還是家居,都屬嚴重。

目前雖然有廚餘回收先導計劃,但僅得二十四間食肆參與,成效不高。有過半數受訪商戶,即百分之五十六表示沒有聽過此計劃。百分之八食肆表示已添置了廚餘機進行廚餘處理,比例不到一成。而百分之六十五表示沒有添置廚餘機的計劃,百分之二十七受訪表示有計劃添置廚餘機。食肆認為,政策扶持、金錢支援、稅項減免等,都會有助提升食肆購置廚餘機。

廚餘多歸咎於府宣傳不足?

本澳廚餘問題嚴重,是什麼原因令廚餘計劃不普遍?受訪居民認為澳門推行廚餘回收分類計劃最大阻力依次為本地居民普遍的環保意識不足、政府的環保及回收政策未夠完善、公帑開支大、本地回收業技術水平低等,令廚餘回收推行存在困難。推行廚餘回收困難的原因,食肆與居民有所出入,食肆認為,主因是居民環保意識不足、售賣成本提高使食店的物價通脹加劇、政策未完善、本地回收業技術水平低等。

若推出廚餘回收計劃,受訪者會否支持?百分之七十七點三三受訪居民表示會支持,但不支持的亦有百分之二十二點六。講到立法強制廚餘回收,支持及反對者各約佔一半,反映社會仍未對廚餘的回收問題達到共識。

調究機構﹕研究是否立法強制回收廚餘

澳門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中,約四至五成來自廚餘,以每日產出四百至五百噸廚餘,全年回收量只有百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廚餘已為首要處理的垃圾和急需處理的問題。

環保局定出了十年後減少三成垃圾的目標,但政府多年來只推出零碎的廚餘處理工作,過去曾表示會設中央廚餘處理中心,但沒有訂明可量化的廚餘減量指標,廚餘處理工作目前仍停留在教育層面,而現時所推行的廚餘先導計劃中,只有二十四間食肆參予,以全澳超過一千五百間食肆計,參與率實在低,不到百分之一。群力智庫認為,計劃象徵意大於實際效益,對全澳廚餘總量來說實在微不足,短期內必需有廚餘處理對策。

短期措施﹕提升廚餘回收的方便性

群力智庫認為,由於政府宣傳不足,令居民環保意識仍處於較低水平,最明顯為居民把剩菜棄置及外出用餐不把剩菜打包,主因是「嫌麻煩」。建議政府短期措施上,完善和增加本澳資源回收配套和站點,提高居民處理廚餘便利性,在此前提下進一步研究是否立法強制回收廚餘。

日本、台灣和韓國已開始實施廚餘強制回收,香港近期亦推行垃圾按量徵費以及考慮設立集中廚餘回收中心,台灣更通過立法規定居民必須把廚餘從家居垃圾中分類出來,並鼓勵把廚餘製成堆肥,如果市民混合了廚餘和普通垃圾將會被處以罰款。群力智庫認為,值得澳門借鑑。除短期提高收集廚餘便利性,讓市民及食肆形成習慣,長遠而言必須完善有關法律配套,並為廚餘回收途徑尋找出路,在此前提下才進一步研究是否立法強制回收廚餘,以及推行固體垃圾按量徵費,循序漸進推動廚餘回收步伐,更好地取得居民對環保政策的支持和認同,讓市民有意願參與源頭減廢工作。

廚餘可以加工成土壤改良劑,但澳門耕地面積少,若澳門的廚餘朝此方向找出路,在成本高、利用率不高、無出口價值等因素下,難以為廚餘回收找出路,需要深思,本澳未來廚餘的出路,既然要苦惱去向,應該先由源頭做起,市民做到惜食,減少浪費食物的習慣,減少廚餘產生量,亦可以開辦更多食物銀行、推動博企更好處理廚餘等,循序漸進推動廚餘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