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將到澳大分享學習研究經歷

2014-02-12

【特訊】每天一兩個小時到茶館,一壺茶一碟花生與一個朋友,如何造就出偉大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歷過抗日戰爭,從一本外借的物理教科書開始確立人生興趣,他試過花二十個月實驗卻換來失敗,但他繼續鑽研,成為首位華人諾貝爾奬得主。楊振寧教授將於二月廿一日到澳門大學開講,不談微粒不談科研,而是細說《我的學習與研究經歷》,分享他的成功之道。

一九五六年,楊振寧與伙伴證實「宇稱守恆定律」在弱互作用中並不成立,為人類提供了正確認識微觀粒子世界的機會,藉此獲得了一九五七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教授還與米爾斯(R.L.Mills)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與巴克斯特(R.Baxter)創立了「楊-巴克斯方程」,在物理學裡的多個領域均有貢獻,是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學科的先驅。

除諾貝爾獎外,楊振寧還曾獲多個重大獎項,如潤福德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富蘭克林獎章、愛因斯坦獎章、俄國波哥柳波夫獎等,並擁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皇家學會外籍會員、俄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榮銜。而為表揚他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更於一九九七年命名一顆小行星為「楊振寧星」。

澳大希望藉著楊教授的學習研究經歷分享,與大家共勉人生。講座於本月廿一日(星期五)下午四時半在現校園澳大文化中心舉行,講座以普通話進行,並輔以英語即時傳譯。由於座位有限,有興趣出席講座的人士,請登入澳大網頁https://isw.umac.mo/evm_cnfy報名。如有疑問,可致電澳大傳訊部:八三九七四二四七或電郵至prs.event@umac.mo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