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0312號
2014年03月12日
星期三
夜班工作擾基因運作
2014-03-12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夜班工作會令基因自動調節活動的能力受損,擾亂基因運作規律,可能導致罹患糖尿病、癌症與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增加。
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睡眠研究中心的專家邀請廿二名二十二至二十九歲的志願者進行實驗。他們暫住實驗室中,透過控制燈光將作息時間由每日廿四小時調整為廿八小時,直至他們的睡眠時間與正常時間相差十二小時,與夜班工作者的生活規律相若。
研究員定時為志願者抽血測試其基因,結果顯示,在正常情况下人體內6%的基因運作有一定規律,會在每日特定時間內較為活躍。不過當受試者作息日夜顛倒後,這些原本按規律活動的基因中超過97%活動規律大亂。
參與研究的戴克教授(Derk-Jan Dijk)指出,在日間活躍的基因相信與免疫系統運作有關,而晚間活躍的則涉及調整其他基因,若基因節奏被擾亂,將影響體內組織運作,可能與糖尿病、肥胖、心臟病等健康問題有關。戴克期望研究有助探索其他影響基因運作規律的因素對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