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壓力 團體籲家校多心理支援

2014-03-19

【本報訊】澳門全人教育促進會調查本澳二千名高小、初中學生,發現整體學生的心理困擾隨年級遞增而愈趨嚴重,反映他們或未能處理成長中面對的壓力和轉變,建議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多關注心理方面的支援。

近年社會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愈趨關注,普遍調查指出現今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惡化。澳門全人教育促進會去年就進行「澳門學生心理困擾及學習適應」研究,於四到九月邀請廿二所中小學的高小及初中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共收一千○四十名小學生、一千○七十八名中學生數據。結果昨由該會監事長黃重光和研究項目主任李嘉欣發表。

研究採用行為困擾量表去量度受訪學生心理困擾。結果顯示,小四的行為困擾平均得分有一百○七分至初三的一百二十三分不等,每個年級得分拾級而上,即心理困擾程度隨年級遞增而愈趨嚴重,而中學生的情況明顯比小學生嚴重。

受訪學生在五個範疇中,最感困擾的是「自我關懷」,當中包括個人對生活目標、自我能力、關懷他人評價等三方面產生不和諧或不平衡的狀態,其餘依法為。「學校生活」、「身心發展」、「家庭生活」及「人際關係」。

在學習適應方面也有明顯的年級變化。受訪學生的學習適應力是隨年級遞增而愈趨下降,當中學生最難以適應的範疇是「學習方法」,包括學習技巧、學習計劃、時間和學習內容分配、閱讀和作筆記及考試技巧等,其次是「學習態度」和「身心適應」。

研究團隊認為,結果反映出學生或未能處理在成長階段中所面對的壓力和轉變,感到較難訂立出清晰的人生目標,故家長及教育工作宜投放更多資源及心理支援,如提供情緒輔導及教授情緒管理技巧,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並協助認識自己和尋找人生目標。

團隊又建議,學校宜因應不同年級的學生引入針對性的成長或生命教育課程,並應強調自我反思,讓學生在深入了解自己和人生,主動改進和積極學習,達致改善心理困擾和學習適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