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或留給下一代 台灣停工封存「a核四」

2014-04-29

【中新社台北4月28日電】(記者 李志全 陳立宇)在「反核」團體群眾抗爭浪潮下,台灣當局作出「核四封存停工」的決定。此舉為下一代保留了選擇權,似乎也把難題留給了下一代。

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28日說,「核四」這些機組的封存跟停工,並不是停建、更不是廢棄。

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27日邀請15個藍營執政縣市長會商,決議自當日起「核四1號機不施工、安檢後封存,2號機全部停工」。

自上世紀80年代台灣電力公司決定興建第四座核電廠以來,關於「核四」的爭議持續了30年。特別是日本福島核災後,各方疑慮加深。

伴隨一周前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開始無限期禁食,訴求當局停建「核四」,島內「反核」烽火再起。27日下午,台灣多個「反核」團體組成所謂「廢核行動平台」發動「停建核四、還權于民」遊行,一度占據癱瘓台北市交通主干道。

江宜樺在記者會上稱,這是在社會各界未形成共識,或是透過「公投」方式做成具有最高民意決定之前,希望替下一代保留選擇空間。

馬英九也在臉書上闡述,「封存核四」就是當不用的時候,它不會干擾大家;但未來有需要的時候,它可多提供一個選項。

「核四」號稱世界最貴的核電站,迄今投資達2000多億新台幣。雖然當局為下一代保留了選擇權,此招仍難解用電之虞。台灣「經濟部」原先預計,若「核四」不運轉,最快2016年有缺電風險。但根據台電最新備用容量預測,把缺電時程再延後兩年。

不論是2016年或是2018年,島內未來缺電不可避免。值得關注的是,台灣現有的三座核電廠,其中兩座10年內都面臨服役期滿。

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認為,一旦「核四封存」造成電價上揚,未來就是物價上漲與經濟衰退的問題,這將由民眾承擔。

雖然台灣「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管中閔說,當前還沒有「核四」,停建預料短期內不會立即影響經濟。但他也坦承,會影響廠商,甚至潛在投資者對台灣經濟前景的預期,並對台灣中、長期經濟造成影響。

當局並非沒有考慮過「核四」的替代能源。不過,風電易受氣候、土地等自然環境制約,夏季用電高峰時風力不足;太陽能發電成本是現有電價的二至三倍,且無法提供24小時發電;地熱發電成本和太陽能不差上下,且技術不?成熟。天然氣依賴進口程度較高。

根據台灣媒體報道,即便考慮替代問題,台灣新增一個天然氣等發電機組,經過環評到建成需耗時10年。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以美國有核電廠封存十幾年再啟封的例子說,美國封存後再啟動,增加成本約30億美元。此類成本也勢必由下一代來承擔。借用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許勝雄的話說,「當局與民眾都要問自己,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