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提『461』中非合作框架 助推中非合作駛入快車道

2014-05-07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記者 馬海燕)『四項原則,六大工程,一個平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訪問非洲聯盟總部,提出的『461』中非合作框架,讓各方充滿期待。有專家表示這將有助於推動中非合作駛入快車道,給中非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在這篇題為《開創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來》的演講中,李克強用『三個一極』表示對非洲的贊賞:既對非洲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極』表示肯定;又對非洲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市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的一極』表示重視;還對非洲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堪稱『人類文明的多彩一極』表示景仰。

隨後李克強提出了『461』中非合作框架。這『四項原則』是堅持平等相待、團結互信、包容發展、創新合作,『六大工程』包括推進產業合作、金融合作、減貧合作、生態環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一個平台』是完善中非合作論壇這一重要平台,打造中非合作昇級版,攜手共創中非關係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

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王成安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訪非,提出中方發展對非關係『真、實、親、誠』的理念,此次李克強訪非,又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充分表明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中非關係的重視,並從實際行動中將不斷擴大互利合作,讓雙方受益。

王成安說,『461』合作框架可以看作是今後一個時期中非合作的基本原則、基本方針和重大舉措。『四項原則』主要涉及政治友好、經濟合作、國際合作等大方向原則,這也是50年前周恩來總理提出的中國處理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關係五項原則的傳承和在新時期的發展。『六大工程』涉及產業、金融、扶貧、環保、人文、安全等各個領域,主要是從可操作層面幫助非洲國家創造良好條件。『一個平台』中非合作論壇已經存在十多年,對於落實中非各項合作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四大原則』中,『包容發展、務實合作』受到各方普遍關注。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體現了中非對於增加就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如何將54個非洲國家包容進來,如何將讓非洲10億人民從發展中受益,這是一個艱巨的課題,需要創新思維和務實舉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過去30多年的發展經驗對非洲有一定借鑒意義。同時,中方將適宜的產業優先轉移到非洲,促進非洲就業,對中非雙方長遠看都有益。

演講中李克強提出,力爭實現到2020年中非貿易規模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向1000億美元邁進。中方還決定向非洲國家增加100億美元貸款額度,使已承諾貸款提供額度達到300億美元,同時為中非發展基金增資使其達到50億美元規模。

劉鴻武表示,這些『真金白銀』對於非洲經濟發展助推作用不言而喻,同時非洲的發展也是中國的機遇。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250億美元,促進了非洲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勞動力就業,給雙方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李克強此次宣佈的這些舉措將更具戰略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為中非合作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對中非企業和人民來說都是利好消息。

李克強引用埃塞俄比亞諺語『蜘蛛合力,足以網住獅子』,說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也引述一位詩人的話『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表示對中非同命運、共患難的友誼的珍視。

王成安表示,把中非之間休戚與共、共同發展、文明互鑒的友好合作關係推向前進,符合13億中國人民和10億非洲人民的利益,推動中非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符合中非雙方發展的利益,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