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貞促重視民意改善路面設計

2014-05-24

【特訊】近年交通意外持續上升,本月內更接連發生多宗危及性命的嚴重交通意外,立法議員黃潔貞表示除了社會大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有待加強外,路面設計存在缺憾亦不可忽視,而有關當局在檢討及改善有關設施的進度極其緩慢。

去年中旬,青洲大馬路有一宗在斑馬線發生的致命交通意外,青洲區內坊會和學校早在過去多年已三番四次要求於青洲小學及聖德蘭小學門前的斑馬線加裝減速帶或石壆,甚至交通燈 。但當局卻一直未以實施行動作回覆,直到意外發生後,當局才迅速採取行動。

黃潔貞指出以斑馬線設置靠近路口轉彎處為例,過去一直被居民所詬病,早年當局曾表示有關設置是具備科學性的,是合理的,能兼顧駕駛者及行人的視線。直到上年十二月,當局才表示將原來設置在靠近路口轉彎處的斑馬線後移,讓斑馬線與彎位保持一定距離,以保障雙方安全 。此外,當局在各區進行路面綠化、美化道路環境的工作,雖然原屬善意,但部分花圃和綠化帶植物的高度,容易遮擋駕駛者的視線,較難察看來車,影響街口出車,有機會危害斑馬線行人的過路安全,容易導致意外發生;部分道路的夜間照明設備不足;斑馬線、行人天橋或隧道等道路設施指引未具清晰等。縱然駕駛者的確有絕對的責任,謹慎駕駛,避免意外發生,但當局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把有可能導致意外出現的潛在危險,予以根除。然而,以紅街市至司打口一帶的提督馬路花圃為例,當局僅在坊間多次要求下,只把臨近斑馬線的一小段綠化帶去除,明顯是忽視了當中的風險。但有關的意見,當局往往需時數年以上的跟進處理,甚至出現血的教訓後,才會得到改善。

黃潔貞認為以上種種,都反映當局未有充分重視坊間的意見,這讓居民難以接受。現時本澳的路面設計、交通指示或周邊配套,不少居民認為存有不同程度的潛在安全隱患,與當局的專業判斷出現了明顯的分歧。而往往在出現血的教訓後,當局則按照社會的意見進行改善,引致居民質疑當局是否自我感覺良好,輕視了居民的意見。

因此,黃潔貞促請當局正視道路設置的合理性,並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機制,正視不合理道路設置,加強巡查路面的損耗情況,以便及時修補,檢視現時道路交通法規及加重有關的刑罰,以及加強行人過路意識的宣傳,期望上述措施,減少意外的出現。